中國因時因勢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政策 是科學防控的及時必要之舉
2022年底,中國政府綜合評估病毒變異、疫情形勢和國內防控基礎等因素,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依法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乙類乙管」。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因時因勢數次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始終做到了三個堅持。
中國疫情防控始終堅持以科學為政策調整依據。當前,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新冠病毒變異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趨向於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潛伏期,新冠病毒將在自然界長期存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全球流行優勢毒株,雖然感染人數多,其致病力較早期明顯下降,所致疾病將逐步演化為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此外,中國目前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過34億劑次,3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率超過90%。國內外特異性抗病毒藥物研發取得進展,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積累豐富的疫情防控和處置經驗。這都為中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國疫情防控始終堅持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首要目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的疫情防控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4億人民同心抗疫、堅韌奉獻,有效應對全球先後五波疫情流行沖擊,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對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極大減少了重癥和死亡,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應用以及醫療等資源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有助於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我們有信心守好保健康防重症的防線。
中國疫情防控始終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近三年來,雖然面對疫情這個不確定因素,但中國經濟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長,增速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政府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尋求最優增長路徑,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最大程度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
實施「乙類乙管」後,中外人員往來更加便利,中國的消費需求將集中釋放,投資者的信心將得到提振,正常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將得到更好保障。中國政府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而且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利好。
不可否認,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會出現一個適應期。世界各國調整防疫政策時都會經歷適應期,中國防疫政策「換擋」也不例外。
部分西方媒體認為中國調整防疫政策是不重視人民生命安全,甚至認為中國抗疫失敗。這些論調是充滿偏見的炒作抹黑和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部分國家采取僅針對中國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學依據,一些過度做法更讓人不能接受。我們始終認為,各國的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借機搞政治操弄,不應有歧視性做法。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願與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共同努力戰勝疫情。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 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