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數據試行「過河」 涵學術金融
【明報專訊】政府早於今年《施政報告》以四大發展方向交代本港創科發展,其中之一為「建設智慧香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最新公布的《創科藍圖》則於此「方向」加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昨表示,港府正與內地商討,以「試行計劃」方式便利措施安排數據由內地流向香港,以便創科及商業發展。
測試規管機制 關注會否再外流
《創科藍圖》提到,當局正積極與內地研究,促進內地數據向香港流通的特定便利安排,明年將在大灣區推出數據跨境流動試行計劃,以測試技術標準、措施及數據規管機制。林偉喬昨回應傳媒提問時解釋,現時內地數據輸出境外受內地指定法規限制,明年的試行計劃中,會了解內地數據來港的應用是否安全及可靠,「我們都要保證內地的數據來到香港之後,會否再流動到其他地方呢?這是值得關注」。林說,若試行效果理想,將有助更多內地數據流動到港,「令香港成為數據中心」。
林舉例,擬於內地引入本港的數據,包括大學科研數據,例如香港一些大學在內地有分校,如兩地數據可一併結合分析,將有助研究發展。林又說金融數據受到不少企業關注,「例如是銀行在香港有分行,在內地有總行,數據流動將有助營商」。
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昨建議政府,盡快探討如何建構適合香港的數據安全使用標準和保護法規、兩地互認機制及數據保安等,同時考慮設立中央數據庫,統一儲存和管理所有公私營數據。
數據中心樓面面積 目標2026年倍增
數據基建方面,《創科藍圖》提到本港須鞏固亞太區數據中心優勢,預期至2026年本港數據中心可用樓面面積增逾70萬平方米,總面積150萬平方米,足應付短期需求。中長期而言,《創科藍圖》提到會考慮增加新的土地供應,來源可包括新田科技城、馬料水填海工程及《岩洞總綱圖》的策略性岩洞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