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A今年太平洋口岸檢近8000公斤化學品 可製20億劑芬太奴搖頭丸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總括今年於太平洋區執法及保護邊境的成果,提到大溫分區關員在頭7個月於船運貨物中屢次發現含大量可製成共多達20億劑毒品的化學品,當中4次是來自中國,包括一次過嘗試運入可製成10億劑芬太奴的化學品。
CBSA指,太平洋區共分5區執法,當中包括大溫區口岸及溫哥華國際機場,而在今年1月至7月間,大溫區關員便最少5次檢獲含大量可製成芬太奴(fentanyl)及MDMA興奮劑(搖頭丸)(又稱狂喜,Ecstasy)的常見前體(precursor)化學品。當局指,5次檢截避免了約20億劑芬太奴或搖頭丸流入本國社區。該5次貨運中,4次是來自中國,包括一次在今年5月從一批申報為玩具的貨物中,發現1133公斤丙酰氯(Propionyl chloride),CBSA指該化學劑為芬太奴前體,估計可製成逾10億劑芬太奴。
另外3次來自中國的發現中,貨運以不同物品申報,如家庭用品和兒童保護裝備,但所運送的是數以百公斤計的不同化學劑,而當局相信那些前體可製成的狂喜劑量是以數百萬劑計。
至於截至今年10月31日,溫機場分區的關員成功截獲含另一毒品前體的貨運次數達到250次以上,合共重量逾5000公斤,包括8月一次,於一批報稱為寵物沐浴露的貨物中查截到一種可製成100萬劑搖頭丸的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