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員不足影響轉院服務 少年滯留成人精神科呆等41小時
【明報專訊】卑詩內陸一名11歲少年企圖自殺,被家人及時發現並送院搶救。醫生建議少年轉院繼續接受治療,但事主要呆等41句鐘方如願,少年的雙親不滿要求當局解釋。
為保障私隱,事主及其母化名卡梅倫(Cameron)和莎拉(Sarah)。莎拉說事發於上周四凌晨,卡梅倫在已跟莎拉離婚的父親家中服食過量藥物自殺。其父大驚將卡梅倫送往就近的蘭里紀念醫院(Langley Memorial Hospital)搶救。
卡梅倫逃過鬼門關,但醫生認為其精神健康有問題,由於該院無青少年精神科,故建議將其立即轉送素里紀念醫院(Surrey Memorial Hospital),以便趕及當晚午夜至翌日早上10時內接受心理醫生看診。
莎拉當晚返回住所,但到了第二天早上發現孩子仍在蘭里醫院,院方以為救護車很快到達,把其安置在成人精神科等候區。卡梅倫當時依然神智不清並感到噁心。
結果卡梅倫一直在呆等,直至上周六下午5時才成功轉院,期間看着各種精神困擾狀態下的成年患者不停進出等候區。莎拉不滿說:「這名年僅11歲的孩子處於心理健康危機之際,卻不得不面對高呼尖叫的成年人。我們追問職員可以向誰投訴及還可做什麼,但他們只回答說無能為力。」
該院所屬的菲沙衛生局(Fraser Health)和省衛生廳已得悉個案,並稱會調查。至於代表卑詩救護服務員及緊急服務調度員的工會主席克尼福德(Troy Clifford)指,事主一家所經歷的情況令人不安,但這絕非單獨事件。
他說這些延誤是可怕的,但可悲的是每天都出現這種情況。省府雖已承諾解決卑詩救護服務處主要人手不足的問題,但很多問題仍然存在。
全省目前有近4500名救護員和緊急服務調度員,但工會建議省府將數百個兼職崗位轉為全職,以紓緩部分壓力。
克尼福德指出,以往只有3成人手是全職,其餘均為兼職隨時候命。目前全職佔比已改善至55%,但保守估計仍需增聘1000名救護員,才能滿足需求。
工會指出,由於人手嚴重不足,在城市和農村各個社區,約2到5成救護車在晚上多被閒置。克尼福德稱,菲沙衛生局每逢周四至周六,約4成救護車停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