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10
    星期四

大灣區GBA專題:灣區人才加強流動 助港產業多元化

[2022.11.10] 發表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左)表示,唯有人才得以流轉,方可「做大個餅」,並產生人才效應。右為香港廣東青年總會主席霍啟山。(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人才是發展經濟及產業的基石,疫後「搶人才」成各城市增強競爭力的重點之一。香港作為大灣區一員,若能加強區內人才互聯互通,有望產生更大的人才協同效應,促進大灣區經濟發展,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大灣區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立法會選委界議員及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認為,於大灣區內營造一個營商環境生態圈為關鍵所在。

明報記者 劉敬華

過往港人論及大灣區人才流動,討論大多聚焦於如何協助本港青年參與大灣區發展,又或是如何鼓勵年輕人北上工作等。然而,受近年移民潮影響,本港吸納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港人對大灣區人才流動的討論焦點,開始轉向如何吸納內地人才來港。香港廣東青年總會主席霍啟山表示,該會每年均會向港府官員反映本港青年對大灣區發展的看法,過去數年的交流較集中於如何協助本港年輕人往內地工作,今年當局的關注點明顯轉向,較虓N於討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該如何吸引內地人才來港就業。

對於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黃元山認為,應為雙向的,適合北上工作的港人自然可選擇北上,而合適來港就業的內地人士也可選擇來港,以保持大灣區內的人才流轉,因為唯有人才得以流轉,方能匯聚人才,方可「做大個餅」,並產生人才效應。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的《促進灣區人才流通 拓展港人發展機遇》報告指出,人才流通對香港有雙重意義,其一為本港產業結構單一,四大產業中除金融服務業外,其餘三大產業旅遊、貿易和物流,以及專業和工商業支援服務於過去10年在本港本地生產總值的佔比持續萎縮,本港的新興產業又未能創造足夠的高收入職位,而大灣區市場規模龐大,當中創科行業的優勢尤其突出,能夠提供多元化就業選擇,其二則為未來本港個別行業出現人才短缺時,本地人才未必能應付個別行業的人才需求,而大灣區內的高學歷人才可望填補這些空缺。

黃元山指大灣區與港人才流動應雙向

至於如何促進區內的人才互通,有分析認為該提供更多稅務優惠、更便利的跨境工作政策,又或是從教育方面入手。黃元山則認為,應從更宏觀角度看,要推動大灣區人才流轉,香港需要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合作,區內城市間的合作將創造更多更新的營商機遇,人才便會自然流向並聚集在有機遇的地方,故透過與不同城市合作,便可促使人才流向大灣區內不同的地區,同時有機會衍生出發展不同產業,除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四大傳統優勢產業及四大新興產業外,醫療及教育等產業也有可能透過與內地城市合作產生新的發展機會。

商界的參與亦十分重要。黃元山指出,人才得以流動,亦需要一個營商生態系統支持,於此系統下,當城市合作產生一項新機遇,然後商界發現此項新營商機遇,便會投入資金發展相關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當此產業持續出現大量人才需求,便可吸引更多學生選讀相關專業,相關專業的人才自然增加,直至相關產業的人才變得充裕,就有機會吸引更多投資者投入更多資金投資此產業,因此若要促進創科發展,便要營造一個創科產業生態圈,但坦言難以一步到位。

調查:港青求職首重薪酬 次看前景

從個人角度而言,人才流向往往與薪酬直接掛u。霍啟山表示,該會早前發表的《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1-2022就業篇》 調查顯示,本港青年選擇工作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第一位便是薪酬水平,其次為公司發展前景,晉升機會則居第三位。工作地點的考量不僅未能進入三甲,在該調查中只佔據第五位,排於工作與生活平衡之後。薪金既為搵工首要考量,以致該調查亦顯示,收入愈高人士,愈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發展,在月入介乎5萬至59,999元的受訪青年當中,有76%表示願意到灣區內的內地城市發展。黃元山亦表示,近年內地城市的薪酬愈來愈理想,《促進灣區人才流通 拓展港人發展機遇》報告結果亦顯示,到內地發展的受訪港人的平均月入達4萬元以上並不罕見,反映有競爭力的港人到內地發展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高薪酬與高學歷不無關係,《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1-2022就業篇》的調查就顯示,學歷在兩端的青年(中學或以下學歷及碩士以上學歷)比擁有副學士或學士學位的青年更願意到內地城市工作。霍啟山認為,這調查結果未必可僅以學歷來解讀,基於當中也可能涉及年齡因素,由於該調查亦顯示30歲以上青年較30歲以下青年更願意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出現年齡愈大愈願意北上的結果,可能是此年齡層有創業需要,考慮到創業成本,又或是已組成年輕家庭考量到在內地就業後,養育子女等生活成本會較香港低。

內地專才學歷愈高 愈不願長期留港

然而,學歷較高的內地人才,卻不太願意來港作長期發展。黃元山指出,該會早前的調查發現,在港工作的內地人士中,學歷愈高,愈不打算在港發展超過5年,反映本港未能留住高端人才。霍啟山認為,這與住宿成本有關,本港企業聘請內地人才時,雖與本港人才同工同酬,但由於內地人才不如本地人才般有本地居所,不少薪金需花在租房上,最終因生活成本偏高,而選擇返回內地發展,認為本港商界要吸納並留住內地專才,最直接有效的方案為給予住宿津貼。除租金成本,本港地少人多,居住環境不及內地寬廣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如團結香港基金的調查中便顯示逾60%在港工作的內地專才表示居住環境不佳,是衍生離開香港意向的主因。意味未來無論是本港政府,還是商界要留住內地專才,仍需在居住環境此環節上多作考量。

[活在灣區]

更多港聞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港鐵出新App 為視障者聲音導航
【明報專訊】港鐵今日起推出專為長者及視障者而設儱s手機應用程式(App)「關愛共乘」,App照舊有常用麍d詢建議路線功能,「站內導航」功能就...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特首公布《施政報告》後都會出席商會活動解釋施政方針,李家超都唔例外。李家超噚日鬖h個本地同國際商會聯合主辦鴾餐會,席間向商...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防疫措施有時唔係人人理解到,好似戶外燒烤場畯奎},漁護署露營場地就繼續關,連民建聯陳絔g都激氣,問官員幾時肯重開,唔知幾時... 詳情
【Emily】陳琬琛po走失鸚鵡 幾粒鐘搵番主人
【明報專訊】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噚日朝早鐪acebook出post幫鸚鵡搵主人,唔使一個晏晝,就將梨木樹h街坊唔見幮x鵡送返身邊。事緣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