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共享首批3宗 涉1.5萬伙公營 最快2025動工 本研社促交代會否公帑起基建
【明報專訊】港府2020年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至今共5宗申請,發展局昨首次公布其中3宗申請獲顧問小組支持及行會原則性同意,換言之計劃可進入規劃程序,最快2025年展開工程,3項目預計可提供逾2.1萬個單位,包括約1.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其中新地元朗蠔洲路,與新地本身的東成里項目相鄰,團體要求交代會否有公帑建基建問題;新世界的元朗朗屏路永寧村項目則涉及開發「綠化地帶」。
共逾2.1萬伙 下步城規審批
發展局昨稱,計劃旨在釋放政府規劃研究及保育範圍以外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並將按7:3比例撥作公營及私營房屋發展。該局續稱,現階段未見3宗申請存在不可克服的問題,項目所需基礎設施工程亦與規模相稱,申請人需做技術評估以確定發展參數,並擬提供共約2.2萬個單位,包括約1.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永寧村涉綠化地
顧問小組稱助棕地轉型
3宗申請以恒基及會德豐的大埔社山路及林錦公路項目規模最大,將提供約9190個公營/首置單位及約3640個私樓單位,顧問小組稱因申請人所擁土地頗集中,項目規模理想,有條件提供加入更多政府及機構或社區設施,故支持方案。
新世界的元朗永寧村項目將提供4020個公營/首置單位及約1600個私樓單位,顧問小組認為項目有助當區棕地轉型,並連貫各地盤。
指佔地比例符要求 另兩宗仍需改
新地的元朗蠔洲路項目,將提供1870個公營/首置單位及約1260個私樓單位,顧問小組支持方案,並認為能在房屋需求與保育取得適當平衡。不過,按發展商提出的申請,該獲批項目較原本減少近千伙。
顧問小組主席黃友嘉回覆查詢稱,小組主要考慮3宗申請在公、私營房屋佔地比例,以及佔用多少官地等大原則都符合土地共享計劃要求,故同意繼續推進,下一步仍要經城規會審批等步驟。至於每個計劃的公營房屋部分是公屋、居屋還是首置房,則非小組考慮範圍。談及個別項目住宅伙數大減,黃友嘉說,小組成員都給了很多意見,至於兩個申請未獲小組同意,因小組認為仍有地方需修改,正與申請者洽談。
陳劍青:出稿交代鬼祟
顯港地發展商主導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稱,政府未於《施政報告》公布計劃細節,僅於昨夜出稿交代,形容做法「鬼祟」,予人官商「利益輸送」及欠透明度的觀感。他認為計劃反映本港土地發展由發展商主導,並以元朗永寧村項目為例,項目鄰近橫洲,政府正於橫洲收地發展公營房屋,質疑政府為何不收回永寧村用地,將用地直接納入橫洲公營房屋計劃,反而批准發展商增加發展密度,如同為發展商「開綠燈,甚至度身訂做」有關計劃。他又說,大埔社山路及林錦公路亦屬「先破壞後發展」例子,今次申請擬建逾萬伙,較以往在城規申請高,並憂該區會否「起得太密」,同時質疑政府透過公帑補貼區內道路基建。
測量界料2029始建成首批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雖然部分項目用地位處綠化帶,但計劃按7:3比作公私營房屋發展,對發展商吸引力不大 ,因計劃審批標準與私人發展一致,認為「發展商倒不如自己起樓仲好」。他續說,即使項目獲批,料進入規劃程序後需約4至5年興建,料最快2029年方有首批單位面世。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