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未受惠放寬探病 女兒哭訴:為讓他人不生病 犧牲生病的人
【明報專訊】自第五波疫情1月爆發,除恩恤外,公立醫院一度禁止探訪。醫管局5月恢復特別探訪安排,至昨再放寬公院非急症探訪,感染風險較低的病人准每日一次一小時探訪,感染風險較高者每周兩次各一小時。有加護病房病人未能受惠親身探訪安排,家人只可續於病房外與病人「見面」。家人哭訴,「為了讓一些人不要生病,要犧牲生病的人」。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冀醫局公布時間表,勿讓病人家屬無了期等待。
低風險病人准每日一小時探病
九龍醫院是其中一間非急症醫院,昨傍晚有兩個親屬探訪時段。記者昨晚約7時觀察,親屬須於醫院門口填寫健康申報表及病人與訪客資料。
父親留醫瑪麗醫院加護病房的K小姐未能受惠新安排,未來只可繼續與父親透過通訊軟件對話。本報5月曾報道,K小姐父親10年前患鼻咽癌,電療後遺症令他神經受損,無法吞嚥需插胃喉,雙手亦不能活動無法自理。其間因呼吸困難切氣管置入氣切管維持呼吸而無法說話,已於瑪麗醫院臥H3年半。
今年1月醫院禁止探訪,K小姐及母親只能透過視像與父親相見。她說,今年2至3月醫管局未有任何探訪安排,只能靠醫護協助與父視像通話。經多番爭取,加上醫管局5月宣布恢復特別探訪安排,6月起每周可視像探訪父親兩次,每次探訪K小姐均親到病房外,隔茯謎與父見面,「我會在病房外企足一小時,起碼讓他知道我在這堙v。
醫管局上周宣布放寬探訪安排,K小姐父親的病房未有放寬。她說,醫護解釋其父靠呼吸機,因新冠病毒由空氣傳播,憂增感染風險。逾9個月未與父親親身接觸,K小姐哽咽說很想照顧他,憶述他喜歡被按摩、梳頭等,「安排好無人性,為了讓一些人不要生病,要犧牲生病的人」。她說每次與父對話時均會茈L自評狀G,若滿分10分,大半年間已由5跌至3分。她盼盡快恢復面對面探訪,以便照顧。
彭鴻昌認為,特區政府及醫管局一直傾向以「科學為本」的準則評估探訪安排,惟將家屬及病人被探訪需要放在較輕位置。他認為現時疫情回落,社會正趨向復常,醫管局有空間再放寬探訪安排。
醫局:理解家屬訴求
須平衡留院病人風險
醫管局表示,理解病人和家屬希望公立醫院進一步放寬探病安排的訴求,但須平衡新的探病安排對留院病人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稱公院分階段調整探病安排風險為本,為保護感染風險較高的病人,盼家屬理解。被問到有否放寬探訪安排的路線圖,局方稱會繼續監察疫情最新發展及更新探病安排後醫院的運作,可行下會探討。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