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
    星期二

疫下年失百場實體交流 0+3未全消障礙 浸大潘明倫嘆星台搶走藝術交流

[2022.09.27] 發表
新冠疫情爆發前,浸大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創意藝術學院長潘明倫經常到各地出席交流活動,「以前我常常周五飛北京,做綵排、開會,周日晚回港,試過一個月,每周都這樣走」,惟疫下他難以成行,亦影響校方與海外院校合作。(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抗疫兩年多,本港防疫措施時緊時鬆,影響出行往來。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創意藝術學院長潘明倫接受本報專訪,提到學術活動大受新冠疫情打擊,其中音樂學院疫情前每周都有音樂家、演奏家或學者等訪校,讓學生體驗一對一指導的大師班、講座交流、參觀,但疫下估計一年至少失去100場實體交流活動,部分移師網上。政府昨日起放寬抵港防疫要求至「0+3」,潘說部分學者仍對來港交流持觀望態度,「驚又有變數」,他希望最終放寬至「0+0」,讓一切活動復常。

明報記者 鄧佾文

樂隊不願「坐疫監」 延期訪港

浸大2015年起與多間海外大學合辦「跨文化合作計劃(Transcultural Collaboration)」,潘明倫說,各地學生會雲集本港,在浸大啟德校園創作視覺藝術,「但這兩年浸大的主辦權被取代,曾轉去台灣。有份合辦的新加坡院校也好aggressive(進取),搶走不少活動」。此外,他早前邀請弦樂四重奏隊伍訪港演出,原洽談成功,但後來各地對外開關,「經理人打來說無可能來香港坐14天(檢疫)監」,料延至明年1月訪港。

外地活動變實體 港方獨留網上

潘明倫身兼樂團指揮,疫情前每月到海外擔任指揮、演講等,「外出與人建立關係,對(浸大)教與學有幫助,別人更願意和我的同事合作交流」。不過,他說由浸大與東京、倫敦、蘇黎世等7間大學組成的「校園共享(Shared Campus)」藝術交流平台,疫下難有實體交流,對上一次見面已是3年前,「起初大家轉到網上,後來歐洲開關,就轉回實體,得我一個在網上。其實這種交流很不理想,別人開會到一半已忘記我在網上,關係亦難維繫」。

入境放寬至0+3,潘說所認識的音樂家、指揮家和學者,或擔心本港檢疫措施仍存變數,「別人可能仍覺得不方便,有些更說要『睇定齱z,等到0+0才講」。他期望政府最終放寬至0+0,稱訪港藝術家、獨奏者等有時下一站便到內地、東南亞城市,「香港是轉折站」,相信本港全面開放亦令其他城市受惠。

長期檢疫嚴 有外籍教授辭任

除了實體的學術交流減少,潘明倫說,浸大有個別外籍教授因本港長時間有嚴格檢疫安排,決定辭任回國。他說,一般教授合約12個月,除非出境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等,要取長假期離港未必可行,「常說要國際化,如果老師學生不出去,流動性太低,好難國際化」。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不問成績、只看才華的「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將開放申請。教育局昨日宣布推出第二屆計劃,應考2023年中學文憑試(DSE)的中六學... 詳情
文言遷移:忠孝兩難全?
【明報專訊】2021年文憑試中文科卷一課外文言考材, 是漢代大學者劉向《說苑》卷四〈立節〉中楚國大臣申鳴的故事, 講述申鳴在國家... 詳情
寫作立意庫:申鳴故事的立意及聯想
【明報專訊】2021年文憑試節錄了《說苑.立節》中申鳴的故事,講述孝子申鳴在忠與孝之間的抉擇。今期以此為切入點,談忠與孝之間的矛盾。 ... 詳情
文言遷移:忠孝之間——中式道德難題的孔孟解答
【明報專訊】申鳴的故事不完全符合史實,更早版本見於比劉向略早的《韓詩外傳》,該書不少故事,主人公身陷忠孝衝突的道德困境,「且加厲而為悲劇性之... 詳情
【明報專訊】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人的優點和缺點往往一體兩面,如果全面地去看人和事,自然多點包容體諒,多點慈悲總是好事。英國小說...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