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兩成中學生購物關注環保、公平 75%以價錢分辨「可持續發展」否 團體稱認知不足
【明報專訊】香港公平貿易聯盟(聯盟)就可持續消費做調查,發現約96%受訪中學生到超市購物時,會先考慮產品價錢,只有約20%關注產品物料或生產過程是否對環境友善、包裝可否回收及有否公平貿易認證,反映中學生對可持續消費模式認知不足,促請政府加強宣傳及增加社區回收設施。
聯盟於今年1月15日至2月14日以問卷訪問628名中學生,發現75%以產品價錢來分辨消費行為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其次是考慮健康及環保。
同學多不知吃波士頓龍蝦危及鯨魚
根據聯合國定義,可持續消費指「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沒有增加對環境的損害,以及犧牲下一代在天然資源上的需要」。聯盟總幹事張一心說,學生將價錢及可持續消費模式掛u,反映他們認知不足,「以為可持續只是指經濟方面,更是一種謬誤」,提醒不要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消費,必須考慮產品原材料會否破壞生態環境、有否過度包裝等。她以進食波士頓龍蝦為例,稱只有約三成受訪者拒絕食用,反映同學在消費前對產品產地關注不足,不知道捕獲波士頓龍蝦時,會威脅極度瀕危物種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安全。
回收方面,31.8%受訪學生表示其所住的區域設「綠在區區」回收點;聯盟亦發現有7區未設固定的「綠在區區」回收站,未能舉辦展覽、導賞團等宣傳環保的活動,促請政府增加回收設施,令回收更方便快捷,以鼓勵中學生實踐可持續消費。
教師:公民科續教可持續發展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學生事務主任、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教師何喬翹說,通識科取消獨立專題探究,學生或較少機會研究環保議題,建議學校可加強跨學科活動,如舉辦主題周及邀請非政府機構合辦工作坊,並盼環保署讓學校申請設入樽機,方便及鼓勵同學回收。她又說,即使公民科取代通識科,課程仍會教授可持續發展的課題,認為兩批修讀不同課程的學生在可持續消費的意識上分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