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漢延獲口服藥 妻質疑看漏病歷 腦損精神昏亂稱發病一周 醫生被指疑誤信問診
【明報專訊】醫管局上月中放寬新冠口服藥用藥指引,年滿60歲患者即使無病徵亦會獲發口服藥,不再限於患者出現病徵後5日內處方。本報接獲染疫院友家屬反映,其六旬丈夫因腦損傷而精神昏亂,常混淆數字及日子。公院醫生疑未細查病歷,一度錯信患者自稱有病徵一周,因而未有即時處方口服藥,至家屬致電查詢才揭發事件,經交涉後患者始獲藥。家屬質疑醫護對新用藥指引理解不足及對腦病患者欠缺敏感度,或令精神紊亂病人被遺漏而未及時獲口服藥。
明報記者 孫澤芳
北大嶼中心:醫生有參考病歷
涉事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中心)回覆稱,該病人入院時精神評估結果為意識清醒、精神穩定,向醫護仔細表達已咳嗽及有痰一周,而當時亦有相關病徵。當值醫生參考評估結果及病歷資料後,決定先處方紓緩病徵藥物,待肺部X光及抽血等檢查完成後,再評估及制定合適治療方案。至於醫護有否誤解口服藥指引,發言人稱據現時指引,口服藥於病徵出現後5天內服用最有效,但醫護亦會按病人臨H情G評估是否合適服用。發言人稱,中心理解家屬對病人治療的擔憂,日後接收院舍或社署轉介病人時會加強與家屬溝通,確保醫護清楚掌握病人情G,提供合適治療。
原住院舍 文件有列「精神昏亂」
妻:夫常混淆數字日子
該病人被送入中心前,曾入住亞博館檢疫。就家屬質疑中心醫護沒細閱病歷致不知患者精神昏亂,患者原住的老人院舍表示已向亞博館提供患者有「神智昏亂」的資料,且已致電亞博館提醒。負責管理亞博館檢疫中心的社署表示,院舍提供的文件有隨院友送到中心(見另稿)。
63歲事主呂先生今年1月暈倒街上,造成創傷性腦損傷(TBI)及腦積水;7月底出院,入住復康會曾肇添護老院,當時其「病人出院護理摘要」寫明他精神狀G「昏亂」。呂太向本報稱,一般人難察覺丈夫精神有異,因他「見到人識講早晨」,可簡單對答,看似「有紋有路」,但其實常「亂講洁v,易混淆生活習慣及數字日子。
本月初護老院有院友染疫,呂於2日被送往亞博館檢疫,兩日後核酸檢測陽性,轉送由醫管局管理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呂太憶述,當日致電中心查詢有否為丈夫處方新冠口服藥,護士表示呂向醫生自稱已有病徵5至6日,即最早8月30日仍在院舍時已有病徵,故醫生未必處方。
護士稱發病6日不處方
家屬質疑不悉用藥指引
呂太稱,8月30日到院舍探望時,丈夫並無病徵,院舍亦向她核實丈夫入亞博館前健康良好,而按最新口服藥指引,有否病徵不是重點,滿60歲者染疫便可開藥,認為丈夫完全符合條件。她遂致電中心解釋丈夫精神狀G,稱丈夫所言不能作準,她說護士得悉後表示會通知醫生。
呂太說,中心醫生翌日來電索取丈夫電話號碼,「問下佢食唔食口服藥」,她覺得醫生此時仍未知丈夫精神昏亂,不能自行提供準確病史及不宜自主作醫療決定。醫生其後終向呂處方口服藥,同日呂各項檢查有結果,顯示有「肺花」,Ct值20(病毒量偏高)。呂服藥後留醫約一周,昨出院,仍有痰聲及肺花,將轉介醫院檢查。
呂太稱現時回想仍心有餘悸,「如果當初我沒主動補位(致電中心解釋),我先生會唔會無藥食?好唔好得番?」她質疑護士以「五六日前有病徵」來解釋無開藥,反映醫護對新指引理解不足。
她雖理解醫護從問症不能察覺丈夫精神有異,但亦正反映制度漏洞,中心似乎對患者腦科病史敏感度不足,醫護或未細閱病歷,像丈夫般有精神紊亂、仍有能力對答的患者,或會被遺漏而未獲及時處方藥物。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