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英國史上外訪最多君主 英女王協助英國轉型
【明報專訊】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是英國歷史上外訪次數最多的國君,在大英帝國過渡到英聯邦時代,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君主立憲制下的英女王,公務繁重。由她登基開始,每年都會主持國會新會期開幕、簽署法案、定期接見首相了解國事,還有探訪、接見外賓、頒授各級勳銜等大大小小的活動,平均每年有數百項。近年更與時並進,開設YouTube視頻和Twitter帳號,加強同民眾的溝通。她的努力,為她贏得國民的尊重,令共和運動規模大幅縮小。但面對英國在國際間的政治和經濟地位由盛而衰,維持王室又費用不菲,加上王室成員給人奢侈浪費的印象,令社會不時出現檢討君主制的聲音。
二戰後登基的英女王,見證了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衰落,在非洲和亞洲的多個殖民地相繼獨立,面對時代變遷,伊利沙伯二世在大英帝國轉型至英聯邦的過程中,發揮了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透過自己的特殊地位,維繫英國同前殖民地的關係。
這些年來,她一共出訪110多個國家和地方進行超過260次外訪活動,是英國歷史上,外訪次數最多的國君,被譽為是全英最出色的外交家。直到2016年,才交棒子孫代勞。她曾經在1975年和1986年兩度到訪香港,97年前香港人使用的女王頭硬幣、女王頭郵票都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伊利沙伯二世離世,令英聯邦制頓失重心,有可能加速澳洲、加拿大等國改行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