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體「前身」工務體路牌 剩不足20塊
【明報專訊】早於「監獄體」路牌出現前,1970至80年代的路牌採用「工務體」。「工務體」字樣設計模仿楷書上闊下窄,觀感上較「監獄體」更尖鋒銳利,風格不但霸氣且具時代感,惟所剩路牌數量較「監獄體」更少,目前全港只剩不足20塊「工務體」路牌,大多位於相對偏僻的地區,包括清水灣道及大浪灣等。
當時重英輕中 中文字體結構粗獷不平均
1970至80年代的香港因當時技術有限,來自鉛字印刷的黑體鉛字字粒所印刷的筆畫會收縮,故製作鉛字粒時,通常會刻意在筆畫開端放大,形成喇叭形狀,俗稱「喇叭口」,當時出產的「監獄體」及「工務體」路牌字體均採用上述設計。由於當時社會重英文輕中文,路牌上的英文字體設計講究大細,字樣非常清晰,但中文字體的大細則只有估算要求,導致當時的中文字體具不同風格,形成別樹一幟的「工務體」。對比「監獄體」,「工務體」的「喇叭口」相對更粗獷,字體結構亦更隨心及更不平均。
此外,「工務體」路牌過往一般由工務司署製造,直至1970年,監獄署接手製造路牌,路牌字體開始變得稍微工整,至1984年,政府才將路牌的中英字體比例及設計規劃化,路牌字樣發展漸趨成熟。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