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灣區首個 南沙自動化貨櫃碼頭啟用 國產「大腦」指令吊機無人車裝卸 省人力七成
【明報專訊】大灣區港口迎來自動化時代,廣州南沙港四期自動化碼頭上月28日啟用,是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從吊機抓取船上貨櫃放置無人智能車上,送運至指定位置,再由「龍門吊」起重機堆疊,整個過程毋須一人,節省人力約七成。南沙港四期碼頭結合應用了包括北斗導航、5G通訊、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自主研發技術,當中無人智能車系統由香港科技大學無人駕駛團隊研發。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表示,南沙四期將為全世界傳統碼頭自動化升級提供示範。
明報記者 林迎
科大穗校研發無人車系統
7月28日,「華達609」等3艘貨輪靠泊廣州港南沙四期碼頭,來自北京、唐山、連雲港的大批原材料開始裝卸,標誌茪j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運作。該碼頭有10台岸吊、20台龍門吊、50輛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簡稱IGV),按照信息系統發布的指令,通過智能運算,自動完成整個裝卸過程。
南沙四期碼頭建有4個10萬噸級海輪泊位及16個配套貨櫃駁船泊位,適應大灣區港口「水轉水」(海運與內河水運接駁)比例高的特點,通過港區內的南沙港鐵路,可以實現「江海鐵」多式聯運。碼頭設計能力為年處理490萬標準貨櫃(TEU),使整個南沙港年處理能力上升至2400萬TEU。
指揮南沙港四期碼頭運作的「超級大腦」是一套國產智能化碼頭信息系統,為IGV規劃最佳路徑,在貨櫃裝卸、堆存、轉運、進出閘口時調度最佳資源,在相關系統及技術之下,南沙港四期成為全球首創包含多感測器融合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堆場水平佈置側面裝卸、低速自動化龍門吊、港區全自動化的新一代智慧碼頭。
「有了這套信息系統,我們碼頭的機械、車輛都很『聽話』,碼頭即使在IGV車輛、機械全負荷情G下,也不會因為車流量增大、司機的操控問題等而擁堵,確保高效運作。」南沙港四期碼頭工程總經理何業科稱,新碼頭節省人力約七成,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從今年上半年的日常實船測試來看,自動化運作效率超過傳統人工作業,未來系統升級後,效率還會進一步提高。
科大穗校:為舊碼頭提供技術借鑑
IGV項目由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系統樞紐機器人與自主系統學域主任劉明教授團隊研發,是目前全球重量最輕的無拖頭貨櫃運輸車。內地部分自動化碼頭採用磁釘導航的AGV技術(Automatic Guided Vehicle),需要在碼頭地面鋪設磁釘,智能車透過天線感應磁釘導航。傳統碼頭想選用磁釘方案的話,需要翻鋪全部地面,工程巨大,建設和維護成本較高。而南沙港四期碼頭採用北斗衛星、雷射和視覺導航定位技術,毋須磁釘,令IGV導航由「低頭望地」變「抬頭看天」,路徑更靈活多變;傳感器成本也比磁釘方案低40%。劉明稱,IGV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時,定位精度達10厘米級,航向角偏差僅0.3度,此外IGV方案具備高可靠度,無懼風吹日曬,非極端的各種天氣下可連續7日24小時運作,甚至路面有薄冰都可運行。
學者倡葵涌碼頭智能化增效率
劉明稱,南沙港四期為傳統貨櫃碼頭自動化升級改造提供了技術借鑑,讓舊碼頭提升為智能碼頭變得有可能。他又說,香港貨櫃碼頭亦應作智能化改造,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認為葵涌貨櫃碼頭與廣州港在內的大灣區港口有很大合作空間,「香港的航運服務業有很大優勢,而廣州港是大灣區內最大的綜合性港區,不僅有貨櫃,還有乾散貨、汽車、糧食等物資,再加上廣州的內河駁船航線發達,隨茼X作機制的建立,未來合作大於競爭」。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亦在南沙港四期揭幕禮致辭中介紹,南沙港四期碼頭集新一代物聯網感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一體,且實現零排放,是港口行業內綠色環保示範項目。港科大(廣州)將發揮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等領域的優勢,充分融入南沙發展和建設,進一步加強與廣州港在項目、人才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