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幼兒擁電子裝置 團體:家長陪適量玩助成長
【明報專訊】疫情下不少父母避免帶子女到戶外遊玩,或令兒童花更多時間玩電子遊戲。有調查發現,約兩成幼童有個人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六成半會玩教育類電子遊戲,近三成家長不會陪伴子女一起玩電子遊戲。負責調查機構建議家長多陪子女玩電子遊戲,又稱只要兒童能適時適量玩電子遊戲並由家長陪同,對幼兒大肌肉發展、情意及群性發展有正面影響。
六成半玩教育類 三成家長不陪
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研究團隊、路德會社區服務處兒童及家庭服務組轄下「童心閃耀計劃」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以及路德會新翠少年中心,於2021年11至12月以問卷形式向532名育有3至6歲幼兒家長調查,研究電子遊戲對學前兒童發展的影響。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研究員蘇詠珊指出,16.2%兒童每日玩電子遊戲時間不符世衛標準、即每日多於60分鐘。但研究亦稱親子電子遊戲時間有助促進家長與小朋友交流,從而建立親密關係。子女亦會模仿父母使用智能產品的模式,故家長應以身作則,適量使用產品。
團隊倡定遊戲時間表
在職媽媽嘆難執行
路德會新翠少年中心單位主管朱銘欣建議,家長為孩子選擇電子遊戲時須留意是否適合孩子年齡,5歲以下兒童不應用電子屏幕逾1小時。朱補充,家長陪子女玩電子遊戲時可給予讚美及反饋,提升子女自信心,並為小朋友制定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表。
有家長在記者會反映即使制定時間表亦難執行。在職媽媽朱太形容,4歲女兒每日玩電子遊戲時間「多得數不清」,平日照顧女兒的婆婆又不願配合時間表限制遊玩時間,「執行的人不是我,因此我控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