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專訪:「讀夠中文」 大學轉投科技金融
【明報專訊】許灝聲自言比較「宅」,雖然有做運動,但更愛待在家中看動漫看書。曾計劃到日本留學,鍾情日本文化,喜歡日本動漫和文學。不過,縱使看過和喜歡〈橘子〉一文,甚至曾上網查找背景資料,但去到試場僅省卻閱讀文章的時間,對答題實際幫助卻不太大。
「中題」僅省閱讀時間
2021年文憑試卷一首現翻譯文章——芥川龍之介的〈橘子〉,並引台灣作家徐國能的作品〈火車和橘子〉出題。考試開始前,考生檢查試卷。灝聲翻開閱讀材料,驟眼一看,發現其中一篇是讀過且印象深刻的芥川龍之介〈橘子〉。遇上熟悉的文章當然驚喜,惟回答部分4分題目時看到從未出現的題型和用詞,例如第16題(「第一篇和第二篇扣連緊密,第二篇作者收結全文內容有何深意」)出現「深意」一詞,灝聲亦不太能掌握如何回答,「我不太肯定,評卷準則是希望全用個人看法,抑或需引述文中部分語句」。若真要說看過閱讀材料的好處,他笑一笑說:「唯一是可以節省閱讀文章的時間。」例如回答第8題等考問內容的題目(「作者描寫火車站的情景起什麼作用」),因為他已熟悉文章各段,就算不看閱讀材料,也能作答。
中五閱讀此文,相隔一年仍能記得?灝聲說因為覺得〈橘子〉寫得很好,除習慣如常抄下好詞好句,當時也曾上網搜尋書評和背景資料,自己亦挺喜歡這文章,覺得結構和鋪排恰到好處,節奏剛剛好,文筆、鋪排、思想都出色,故對整篇文章有頗深的印象。至於範文和其他中文應試筆記,灝聲說早已溫得滾瓜爛熟,考試前可能只溫了1小時左右。
灝聲笑說,他不是「書香世家」出身,中二才開始看書,無意中邂逅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自此愛上日本文學。坐在旁邊、中三起教灝聲中文的梁佩麗老師一臉疑惑:「為什麼會喜歡太宰治?通常你這年紀都是看東野圭吾,年紀較大的則愛看村上春樹。」灝聲回應說,《人間失格》所描寫的人性、沉重以及對社會的不滿,令他十分震撼,即使之後看太宰治其他作品,也很難找到同一感覺。
最愛中文 自請懲罰背宋詞
灝聲談及太宰治時雀躍無比,更說想購買《人間失格》電影版 DVD,以為他最愛日本文學,但原來中國文學才是首選,「中國文學(喜愛程度)是六,日本文學便是四」。雖則是日本動漫和文學的忠實粉絲,惟生活環境文化總有差異,有時難以理解部分日本作家的思想,例如三島由紀夫等作家的著作提及切腹,灝聲百思不得其解,亦不認同這自狴糽R的行為;加上始終是翻譯文學,不能原汁原味理解內容,中國文學則較容易引起共鳴。
云云中國作家中,灝聲最愛梁實秋,認為他文筆精簡,內容幽默輕鬆,不論主題是捉棋、貓,或是跟魯迅的筆戰,讀來都津津有味。加上梁實秋曾留學美國,其作品涵蓋中外經歷,開拓灝聲的眼界。詩詞亦是灝聲喜愛中國文學的原因之一,「詩詞構成靈活,能優美描繪景色,感情含蓄」,他會向校長借閱宋詞書籍、看內地詩詞節目,甚至自請懲罰。梁佩麗老師會罰遲交功課的學生背詩詞,曾有同學被罰背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灝聲看到詞句「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竟自動請纓加入背誦及賞析,他說此詞上片描述景色、與情人離別,下半則抒情,十分淒美。
受唐?啟發 盼報效社會
灝聲於高中選修中國文學,他笑說:「功利少少來說,我可以一次過溫習兩科,毋須再花時間學習另一科目。」選修文學可提升中文能力,初步了解一些作者和篇章的歷史背景,學習中文科指定文言篇章時更加容易理解文章思想,且有更多機會練筆和學習修辭技巧。他在中文科及中國文學科均取得5**佳績,數學科奪5*,不過他說「已讀夠中文」,認為已充分研究和認識最愛的詩詞。因曾在YouTube 觀看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的影片,受其理念啟發,希望將來幫助社會,大學聯招選科時,一度打算報讀AI(人工智能),亦對科技和金融感興趣,最終入讀香港科技大學的風險管理及商業智能學課程。
寫作精益求精 考試卻「報憂」
梁佩麗老師憶述,在疫情備試期間,灝聲以2019年文憑試「讀書無用」一題練筆,撰文後給她批改。學生一般收到批改後就沒有回音,但灝聲卻修改該文章,傳回給她再批改,前後來回三次,直到梁老師說再沒有修訂補充才結束,「假如我什麼都沒說,他會繼續修訂下去」。
學生如此精益求精,老師固然安慰,深信他在考試會有不俗表現。怎料卷二考畢後,卻收到灝聲傳短訊說「先報個憂」,「我收到立即『打鱄茯臐z」,梁佩麗老師笑道。憂從何來?原來喜愛散文的灝聲,就連作文選答第二題「隱藏」時,都不是傳統考生寫作模式,而是先引用太宰治《斜陽》的語錄:「人吹噓自己是萬物之靈,但他和其他動物好像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似的?可是,媽媽,我倒發現有一點是不同,你不知道吧?有一樣東西是其他動物絕對沒有而只有人才有。那就是人有秘密!」再由淺入深,以散文形式談隱藏,所以頗為擔憂。幸好,最終作文成績都是5**。
文.方綺婷
圖.黃志東
[星笈中文 第0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