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中國威脅論
.學習單元:全球化、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通識科主任 關懷遠
◆學習目標
知識
•了解全球化下的國際政治關係
•學習有關中國外交發展的情G
技能
•分析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如何影響國際外交關係
•分析中國能否透過參與國際事務,提升綜合國力
態度及價值觀
•了解中國在全球治理上履行「大國責任」的重要
•了解「中國威脅論」與世界政治秩序及價值觀之間的關係
■資料回應題
◆1.根據資料A,描述中國近年創新科技的發展。
【解題】同學須根據資料中的數據,歸納中國創科近年發展
參考論點
中國創新科技發展領先全球
首先,中國5G發展站在世界尖端。根據資料A,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中國以3325件申請量居全球第一,其中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簽署超過60份5G合同,反映中國在5G科技的全球影響力。
其次,人工智能發展迅速。2018年,中國的人工智能的專利申請數量是2010年的近10倍,成為該範疇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上述兩項發展被視為未來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元素,可見中國創新科技發展於世界已屬前列位置。
◆2.根據資料B,分析外國對華為5G技術發展的一項關注。
關鍵字解碼
【關注】該議題中令人感疑慮的潛在問題
參考論點
關注網絡安全受威脅
西方國家關注華為發展5G技術威脅網絡安全,甚至影響國家安全。根據資料B,由於中國在5G技術上的發展積極,即使外交部多次否認,西方國家仍擔心中國拓展5G業務時,可能獲得該國人民的私隱資料,例如資料提及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紀錄、銀行資料和社交媒體帖文等,因為若中國主宰網絡空間,會為全球帶來威脅,繼而影響國家安全。有見及此,美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多國亦對華為實施禁令。
■延伸回應題
◆3.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否有助提升其綜合國力?
【解題】同學要清楚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定義、程度和範圍,並連結綜合國力的各項因素,定出立場並闡述觀點。
參考論點
同意:
→ 提升政治和經濟實力
改革開放後,中國多參與國際事務,有助提升政治和經濟實力。如2013年中國倡議「一帶一路」,中資企業投資沿線國家的經濟及基礎建設,與逾百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增強中國在區域的政治影響力。有評論認為一帶一路從基建方向看,填補了亞洲基建缺乏投資的缺口,亦增強其經濟實力,可見參與國際事務助中國提升其綜合國力。
→ 有助建立國際形象
綜合國力強調外交和國家形象,中國由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近年多參與國際事務,如G20峰會、氣候峰會等,均於國際事務上具重要的政經角色。此外,中國2013年倡議的「一帶一路」亦結合政治和經濟概念,加強地緣政治影響力,抗衡西方國家的壟斷。這有助中國增加外交影響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不同意:
→ 未能提升軟實力
中國近年雖然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惟其奉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與文化價值觀與西方主流文化迥異,容易引來杯葛和衝突。例如全球多個國家設孔子學院,有輿論指中國此舉威脅他國的學術自由,致多國先後關閉孔子學院。儘管中國已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是綜合國力還包括文化吸引力和國家形象等軟實力,因應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不同,令中國參與國際事務反而未能提升自身的綜合國力。
→ 或違大國責任
中國多參與國際事務,如透過「一帶一路」發展,協助其他國家發展基建,然而有指部分參與國家陷入「債務危機」,資料C指出馬爾代夫的欠債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此情G與「大國責任」背道而馳。此外,中國發展5G科技亦令西方國家擔心中國影響其國家安全,這或引起西方國家忌憚,提出「中國威脅論」或激發貿易戰等外交衝突,有礙中國提升綜合國力。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200109BZ.doc
[通通識 第6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