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溫哥華市議會下周二將討論一份就鼓勵興建專供出租住宅項目的政策檢討報告,內容提出10項改善建議,包括給現有一類土地分區簡化申請改變用途的程序,旨在可更容易興建6層高柏文,另提議在部分內街可建4層高大廈。
職員在該份評估政策及建議報告中指,溫哥華出租房屋在今年仍處於供應量及可負擔程度的危機中,而為了處理該危機需要多方著手,以適當供應新房屋來應付收入及住戶多元的需要,並能支持經濟增長。
溫哥華市長甘迺迪(Kennedy Stewart)在競選期間曾承諾大量增加出租房屋供應,他指是次報告經職員進行大量工作而來並「給我們提供他們認為最理想的建議,如何在市內多個不同社區增加數千計的出租單位。」
報告指處理危機的方法,除打擊投機活動而帶來的需求外,也應保護現有租戶和較脆弱居民,保護現有的出租供應。出租房屋是溫哥華房屋政策下有適當供應目標主要部分,政策在出租上「設有遠大10年(2027年前)目標,包括2萬個新供作出租用的市場單位(當中20%為低於市值出租的單位),從而去確保可為現有和將來的租戶創設一有保障的出租房屋存量,並應付經濟不斷增長而來的需要。」
是次報告的焦點放在溫哥華房屋政策目標中有關專供出租而建物業的部分,而在進行這部分工作的同時,市府亦與上級政府和非商業性伙伴合作去實踐提供1.2萬個社會、支援及合作性房屋單位的目標。
該份長達236頁的報告中包括10項鼓勵建議,例如支持維修舊大廈、給在土地用途類別屬C-2分區(C-2 zone)內建6層高出租大廈的程序更流暢和可在部分內街建4層高柏文等。
優化建6層大廈程序的建議只限於,現時尚未有獲批社區規劃(Community Plan)區份內的C-2分區,讓在該類土地可不需經一般的公聽及更改土地用途程序便可建6層高混合大廈。
該類混合大廈底層一般為商舖,樓上為柏文單位,並面朝大街。
溫市府其實早在10年前(2009年)引入商用土地類別C-2分區,而在現有鼓勵建出租單位的「出租100」(Rental 100)中,已准許在該分區內透過正常的更改土地用途申請而得到額外的樓宇高度上限和密度。
另一項改善建議是容許,在一些現屬「低密度過渡地區」建4層高柏文;該住宅區需要距離主要街道150米之內。溫市部分地區的內街有該類低層柏文,而報告現建議開放更多地區,包括在南區現為較低密度的區份。
對於會否擔心民眾反對在內街多建柏文的提議,甘迺迪認為那是市民需要消化的問題,「但市議會內各人都為溫市正處於房屋危機之中,當你遇上危機之際,你必須做點新東西。」
他續指,要考慮的條件有很多,但當那些建議最終獲通過接納,市府會做的是公眾所想要的更多出租房屋。
報告提及,專供出租大廈的新供應在過去多年大幅減少,而過去10年的需求卻上升,加上置業成本上漲使租屋的住戶數目也增加。溫市自2012年開始,出租單位的空置率都在1%以下,租金上漲程度使一些屬低收入,甚至中度收入的租戶也愈來愈難以負擔,「較高收入和較少低收入(的住戶)在競爭同一出租市場內競爭,每年收入逾8萬元的住戶佔所有租屋住戶總數的28%。」該類較高收入租戶,包括有兩名賺取收入家庭、專業人士和大屋轉細屋的前業主,新租務市場都可迎合他們。職員報告提到建議引發投機活動問題,並引述一份顧問公司的分析而預計不會發生,指C-2土地不會因上述更改建議而地值增加,顧問公司分析認為於該類分區內建可出售柏文項目的回報會高於建只出租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