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排優次,其實仍是做比較,但因要區分首選、次選和末選,必須學會用「統一標準」來衡度。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要做到表述清楚,兼顧互動,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實戰演練也不可少。
■題目
給予獎勵時有以下3項原則,試就其重要性排列優次。
及時 適度 公平
■想一想
(1)注意:提供誘因或動力,鼓勵對方繼續有好表現,這些都是「獎勵」的用意,但都不是「3項原則」的用意。要比較選項,就不能停留在誘因這角度了。
(2)現實中,3項原則往往兼施並行,所以要區分優次,就必須找出比較三者的「統一標準」。
■筆者思路
問:獎勵的對象是誰?
答:應該是所有人,而不只是精英。
問:「及時」獎勵的用意是什麼?
答:為了讓對方深刻記住這次經驗,不要輕視自己所做的。
問:「適度」獎勵的用意是什麼?
答:為了讓對方認清獎勵的目的,不要倒果為因或本末倒置。
問:「公平」獎勵的用意是什麼?
答:為了讓對方相信,只要願意或努力做,便能獲得肯定。
3個原則背後都涉及「受者」的心態(S)——如:妄自菲薄、本末倒置等;也涉及「施者」的期望(O)——如:希望對方肯定自己、認清自己等。
■示範
學年末的頒獎禮、一年一度的電影金像獎……這些總結性獎項,就像收割時的產物,標誌茪H們付出的成果。為表得獎者實至名歸,當然要有公平的準則;而為隆重其事,亦可因應成就高低來決獎項大小。所以「公平」為先,「適度」次之。
但是,獎勵還有更重要的意義,譬方某次寫作練習表現不俗,若沒有及時獎勵,學生很容易便忘記這次成功經驗;如果之後遇上挫敗,更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為了鼓勵更多人努力上進,「及時」的原則才是最重要。 不少人以為表現最優秀的才可獲獎,很容易妄自菲薄,往往就是因為社會太過強調「公平」和「適度」所致。(約250字)
■做一做
以下做法均有助提升政治領袖的民望,試就其效用排列優次。
廣納民意 與民同樂 訪貧問苦
■參考答案
示範:
大家讀過《曹劌論戰》嗎?魯莊公把衣食所需分給百姓,但曹劌卻認為恩惠難以普及,人民未必感受得到;反而魯莊公以常情常理去處理百姓的衝突,贏得了曹劌的認同,因為這是領袖盡忠職守的表現。是的,領袖都是人,自然有限制,豈能左右逢源,盡如人意?但保護貧苦,如保赤子,卻是中外古今做領袖的必盡義務,也是他獲得授權的原因。所以訪貧問苦最能得到百姓認同。當然,資源分配並非短時間內能解決,所以退而求其次,我會選與民同樂,讓百姓感受關愛,以獲得他們的認同。(約220字)
■何世昌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中文科主任
文:何世昌
[語文同樂 第4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