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問:為什麼今年改辦「文史散步」,而不是學界流行的「文學散步」?
答:一個教中文的人是不會拆開兩者(文即中文、中國文學,史即歷史)。文學散步很多時是給學生一篇文本,學生到達當地後,嘗試聯想文本的風景,但是他們只學到詞彙,寫出來的文章沒有故事,歷史正可以補回當中的血肉。例如我們到達大坑蓮花宮,我WhatsApp舊照片給學生,他們會看到大坑現在是中產區,昔日是木屋區,古今對比已是一種描寫手法,但這不足夠。我再跟學生說故事,過往居民刻意在石頭建木屋,即使大風吹倒木屋,人也可以抓住石頭,不被吹走。學生可以將這故事融入不同的文章,就像(他們散步後返校)寫「遊__有感」,有人想像自己是舊街坊,返回已變成蘇豪區的大坑,回想昔日光景:隔壁山頭養豬,自己住在木屋區,雖然狹窄,但一家三口都會堅守屋子,面對風雨亦溫暖,一篇文章齊集描寫、敘事與反思。
高中作文其實是一個好「騎呢」的文體,千多字內要有小說情節、散文風格,但散文都有名叫「散」,即情節多不緊湊,沒有特別的鋪排。如果文憑試評卷員收到一篇無情節的文章,很有可能一個評高分、一個評低分,最後就GG(完蛋)了。
問:如何肯定學生投入「文史散步」?
答:一定要說故事。如果純粹講資料年份、事件(名稱),學生回校寫成的文章會十分陳腐。另外逛45分鐘就夠,逛得太久學生就會無心機。
問:你當初辦「香港舊照片」專頁其中一個初衷是教學。有什麼幫助?
答:我最初教中三中史,覺得教科書太薄,內容刪到只剩下框架,只寫「1958年至1960年大躍進,死了很多人」,那為什麼死這麼多人?當歷史變成一句時,好多內容都需要釐清,於是我便開始看書、找相片。我上課時展示大躍進父吃子、剩下屍骸的照片──這種事不會在香港發生,學生就會追問發生什麼事,此時你才說明原因。你要知道學生遇上什麼會專心,善用這一點先聲奪人。又好像《開國大典》油畫,一群領導人排排企,但劉少奇於文革遭批鬥後,(人像)便於油畫消失。當時還流行玩Photo Hunt(相片找不同),我就包裝課堂成為遊戲,實際是講權力鬥爭。
問:學生知道你出書、經營「香港舊照片」平台,有什麼反應?
答:初中生試過用課室電腦搜尋「余震宇」,搜尋結果投射在熒幕,特意讓我看見。我就說「大佬,我都知網上見到我,但你都不用特意告訴我」。到了家長日,家長會帶書叫我簽名。
問:剛才有學生喊你「震宇」。
答:有時候老師受歡迎與否,要看與學生關係近不近。這種關係有點像拍拖,問太多就覺得你煩,你說話像「上世紀」,也不會理你。
問:什麼是「太多」與「上世紀」?
答:「太多」即是「乜鬼」都問他,就像阿媽,甚至像阿x。跟學生講譚詠麟、用facebook就是上世紀的人。玩IG是進入學生世界的方式。他們在IG Story分享很多事。你毋須問太多,看。看完(IG)就有很多話題。
文:蔡康琪
圖: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3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