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灣區綱要》出台前,中國市場對於我們生物科技服務業是一大難題。」本地專營腫瘤基因檢測的生物科技公司善覓(Sanomics)行政總裁施明耀表示,公司已在亞洲多國發展,惟內地限制生物樣品出境,即使知道內地市場充滿潛力亦無法拓展。故早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提出將研究在區內限定機構跨境使用生物樣品,對生物科技業界是一大喜訊。他相信,早階段雖只有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驗室跨境使用生物樣品,「試水溫」後,政策終將開放商業使用。
明報記者 林穎茵
綱要提改革機制 准資金過河
《綱要》提出,將推動生物技術壯大成區內新支柱產業,在生物醫藥、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等,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其中配套包括改革現有機制:除允許科研資金過河,亦將研究在區內限定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驗室跨境使用醫療數據和血液等生物樣品。
Sanomics為本地腫瘤基因檢測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基因檢測服務,以病人的血液及腫瘤組織檢測癌細胞變異基因,覆蓋乳癌、肺癌、腸癌等區內常見癌症,以助安排適合的標靶治療。
施明耀表示,他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亞洲各地的血液及腫瘤組織樣品,如東南亞、台灣、韓國、俄羅斯等,惟因內地限制生物樣品出境,沒有來自內地病人的生物樣品。
舊制門檻高 科企難達
雖然粵港政府早前已設立「綠色通道」允許兩地生物科研樣品過關,惟施解釋,「綠色通道」門檻甚高,一般科研公司難以受惠,「他們要求公司已在內地設立一定數量的駐點,然後在港也有分部;樣品的量、通關日期也嚴控,對於每個樣本可能做的處理亦要填表申報」,手續及流程十分繁複,要求亦非普通科研公司可達到。
指或涉改法律 改革屬突破
對於《綱要》提出改革現有生物樣品出入境機制,雖然最初或只有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實驗室等非商業機構可跨境使用生物樣品,施認為已是突破,又指因改革機制或涉法律上改動,「例如內地法例禁止檢驗胎兒性別,香港則無此限」,他體諒政策非一刀切開放。
不過,施明耀相信,政策「試水溫」後,終將開放商業使用,「因為政策目標是做到互聯互通,當局檢視漏洞,完善規管避免濫用後,也有可能進一步開放」,而早階段,施說亦可透過學術交流做前期研究,為方案商業化做準備。
(大灣區系列˙創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