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自2005年起委託外判供應商,為聽障幼童免費配助聽器、耳模,做例行檢查,不過2018/19學年服務流標。香港聽力學會收集10多名曾受聘於外判供應商的聽力學家意見,有指教育局要求刪改聽力學家報告字眼,以「輕度聽障」取代行業專業用字「高頻弱聽」;又指教育局要求報告刪除輕度至中度聽障學童用助聽器之建議。教育局稱個別情G下會提出加入專業描述,使不同持份者較易理解;又指鼓勵無論聽障程度是輕度至深度的學童佩戴助聽器。 教局:使不同持份者易理解 有逾100名聽力學家會員的聽力學會,早前收集10多名業界對教育局「助聽器驗配及相關服務」的看法。有會員在書面意見書反映,教育局要求服務供應商修改報告字眼,如聽障童屬高頻弱聽,但低頻和中頻屬正常,教育局會要求供應商總結為輕度聽障,不接納形容為「高頻弱聽」。意見書指出,聽力學家須為其簽署的報告負責,不應受教育局壓力隨意定義。香港聽力學會主席譚志謙稱,「高頻弱聽」是行業常見用字,在國際間業界皆通用,「描述同等聽力情G,(教育局)寫法與業界認知不一,報告與外國不互通」。 教局:被評聽障皆鼓勵用助聽器 教育局就撰寫報告回應,指要求聽力學家按照聽障的定義和準則,評定兒童的聽障程度;個別情G下,則會加入專業描述,以反映個案情G,如在純音聽力檢查中,未能有效使用遮蔽(masking)以準確確定個別兒童聽障類別,會描述聽障類別為「主要為感音神經性」(mainly sensorineural),使不同持份者較易理解。 香港聽力學會書面意見書亦指出,就已證實雙耳有輕至中度聽力障礙學童,聽力學家會在報告列明建議使用助聽器,但建議遭當局刪除。譚志謙指出,如障礙學童未及時獲配助聽器,會影響其學說話的進度,甚至連帶影響說話能力。教育局回應,只要兒童被評為聽障,無論是輕度至深度,都會鼓勵他們戴助聽器,就聽力學會引述的事宜,如能提出確實的個案資料,該局會深入了解。 就服務流標一事,香港聽力學會、家長代表周一見教育局官員,要求給予明確重ㄙA務時間表。教育局補充,現已與醫管局達成合作安排,由教育局的聽力學家在伊利沙伯醫院聽力中心提供驗配助聽器服務,所有已轉介給該局的個案皆已安排到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