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產量少又美味的長江刀魚一向是饕客追逐的高價食材。相比去年,今年長江刀魚的價格急升至每斤上萬元(人民幣.下同)。多位刀魚從業者表示,今年刀魚產量非常低,刀魚偏少,導致價格偏高,但相信明年會是豐收年。
刀魚,又稱刀鱭,是一種洄游魚類。刀魚與河豚、鰣魚並稱為「長江三鮮」,又因肉味鮮美、脂肪多,細嫩豐腴而位列三鮮之首。每年春季,刀魚會從河口溯江而上進入江、湖中產卵繁殖,清明節前,為食用刀魚的最佳時期,因而價格大漲。江蘇南通梅林春曉集團顧俊稱:「今年刀魚是我做刀魚20年以來,產量最低的一年,第一次賣到一萬以上,生平第一次。」
有漁民稱,去年平均下來弄10條刀魚都三斤左右,今年弄10條刀魚,平均下來在二斤左右。
顧俊介紹說,一両以下行內叫毛刀,比牠稍微大一點是一両到両半的,叫小中刀,一両五到一両九刀魚的叫大中刀。「所有二両以上的刀我們統貨,就叫大刀魚。譬如說今早我們在船上,大刀魚拿價已經超過4,000元。」
顧俊說,今年大刀少,就是業內所說的「小年」,每隔兩三年就有這樣一個循環,不過,按照經驗,經歷「小年」之後,明年應該是一個豐收的大年。南通江鮮店老闆說,今年他們飯店的刀魚最貴時賣到每斤6,680元,依然有不少外地的食客慕名而來。
一份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1973年長江刀魚頂峰產量達3,745噸,隨後逐年銳減,刀魚幼體受水質污染和過度捕撈,資源每況愈下。1983年為370噸左右,2002年的產量已不足百噸,2003年後基本維持在50噸左右。2013年,上海、江蘇、安徽三地的長江刀魚被列入國家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