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經濟繁榮、醫療先進、教育完善、文化多元、環境優美等,令香港這片彈丸之地享有「國際大都會」 的美譽。其中近在咫尺、每年吸引逾千萬市民及遊客到訪的郊野公園,除了具有旅遊和教育價值外,更是蜚聲國際的重要資產。2012年,香港憑「郊野公園近在咫尺」,成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不過,近年環境污染、房屋問題成為社會矛盾,政府面對市民迫切的住屋需求,竟將房屋問題簡化為「冇地」,而非「買唔起樓」、租金貴等問題,並劍指郊野公園為房屋問題的靈丹妙藥,做法等同自割「市肺」。負責為香港覓地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在即,我們真的忍心看見郊野公園遭受破壞嗎?
郊野公園是香港重要資產
香港24個郊野公園,自1976年起受 《郊野公園條例》劃定及保護,無論是覆蓋範圍及價值均聞名於世——其景色旖旎,毗連市區,又能吸引旅客,保存多樣生態,更可調劑心靈而具教育價值,無一不是宜居城市的必要元素及重要競爭力。在2016年,麥理浩徑更榮獲《國家地理雜誌》選為「全球20條最佳遠足徑」之一,證明其重要價值,令港人引以為傲。
港人難上樓 外資炒貴樓
毫無疑問,香港房屋問題嚴峻,截至2017年12月底,平均輪候公屋時間回升至4.7年,加上樓價持續高企,難以讓人安居。此外,據一所美國調查機構分析,港人要不吃不喝19年才買到樓,連續9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足見港人上樓困難。另一邊廂,外來資金炒賣樓市,2018年2月有歐洲投資者以逾千萬港元購入荃灣某新樓盤的一房單位,實用呎價近2.4萬元,創新界一房樓價新高。房屋問題,牽涉公屋輪候時間、昂貴租金、高企樓價、外資炒賣等,豈是「有地等於有樓」這麼簡單?
有地等於有樓?
為應對長遠規劃問題,2016年政府《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指出,香港尚欠1200公頃土地,其中200公頃屬房屋。文件甫出台,即飽受批評,如高估人口及用地需求,漠視樓價高、租金貴及外資炒賣等核心問題。 不過,政府堅持以此作結,近年更與支持發展的民間基金會積極「唱雙簧」,營造「有地等於有樓」的迷思,將郊野公園放於建屋對立面。
早在2013年,時任發展局長陳茂波就發表網誌,反問郊野公園是否不能發展;前財政司長梁錦松曾表示5%郊野公園用地能夠多住100萬人;前特首梁振英於卸任前「偷雞」委任房協,而非環境局,研究佔地僅40公頃的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政府垂涎郊野公園的野心昭然若揭。
事實上,負責全面檢視香港土地資源、由新一屆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郊野公園「擺上?」,並在2017年12月開會討論後承認,郊野公園是本港珍貴資產,建屋門檻高,經過環境評估、公眾諮詢及城規程序,需時至少15至18年。顯然易見,利用郊野公園解決急切房屋需求是一個偽命題,而且生態價值與邊陲地標準含糊不清,「龍門任你搬」,一旦打開缺口,破壞勢必無日無之,難以逆轉。
土地發展深切影響香港未來,政府及利益集團對土地發展的套路卻愈來愈呼之欲出——如民情不利,政府會想盡辦法動員支持發展的基金會、地產界,動搖社會共識;並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開會前夕急就章,向公眾「痛陳」環保大義「報大數」,然後在建屋量「報細數」,當香港人失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於4月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主席黃遠輝曾明言小組建議難以「在陽光下」扭轉公眾共識。香港人必須把握機會,讓小組理解郊野公園是宜居城市的必要條件,將城市規劃及發展帶回正軌。
文、圖:綠色和平
[通通識 第5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