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07
    星期三

陸基中段反導成功 官方高調披露
國防部微博發布 「非針對任何國家」

[2018.02.07] 發表
在中國反導攔截試驗當天,有新疆網民發布多張夜光雲的照片,「好像天上絲路一般 」。該網友稱,自然形成的夜光雲肉眼極難見到,而人造航空器穿過大氣層的中間層時,它帶去的大量塵埃會給夜光雲的形成創造條件。(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國防部昨日(6日)罕有宣布,中國周一(5日)做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預期目的。有新疆網民拍到疑似反導攔截試驗時發出的夜光雲。這是官方首次主動披露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成功,過去兩次試驗均由外媒先披露,再由官方證實。內地軍事研究員姜春良少將表示,中國成功舉行多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說明中國這一戰略技術愈來愈成熟。

新疆網民疑拍到攔截彈軌[

國防部官方微博「國防部發布」昨日公布了「中國5日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的消息,同時還指出「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不過,消息中並沒公布用於攔截的導彈型號。而在反導攔截試驗當天,有新疆網民發布多張夜光雲的照片,「好像天上絲路一般 」。該網民稱,自然形成的夜光雲肉眼極難見到,而人造航空器穿過大氣層的中間層時,它帶去的大量塵埃會給夜光雲的形成創造條件。

攔截時機分3類

反導彈攔截技術按照攔截時機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推進段反導,指在來襲導彈的推進階段攔截,一般是導彈起飛後的數分鐘內;二是末段反導,即來襲導彈重返大氣層後或進入俯衝階段時攔截;三是中段反導,即在上述兩者之間的廣大區域攔截。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彈攔截技術即屬於此類。「中段反導技術非常複雜,難度也非常高,需要遠程預警系統、攔截系統和指揮管理3個主要的分系統密切配合,」 姜春良說,「這3個分系統也是大國才能玩轉的複雜技術」 。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2010年1月11日和2013年1月27日,中國先後在境內兩次展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巧合的是,美軍也在2013年1月27日試射了「地基中段防禦」(GMD)導彈防禦系統攔截彈。不過,中國過去的兩次試驗,都是由外媒率先報道。2016年7月,中國官方媒體密集報道了中國導彈和反導試驗專家陳德明的事[,也罕有公布了兩次中段反導試驗的畫面。據央媒報道,當時49歲的陳德明到西北某基地工作26年。其工作包括導彈試驗鑑定、導彈定軌技術研究和反導靶場試驗等。在重大科研試驗任務中,他多次突破關鍵技術,牽頭完成「中段反導靶場試驗技術」等重大項目。2010年中國首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成功後,他被中央軍委記一等功。陳德明當時表示,反導是戰略防禦的堅盾,是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反導技術的研究,永遠在路上」。

同類試驗 目前僅中美成功

澎湃新聞引述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姜春良少將表示,反導被譽為世界上最尖端的技術對抗。他指出,中國已經成功做了多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說明中國這一戰略技術愈來愈成熟。目前只有中美成功進行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本月1日,日美兩國共同開發的改良型攔截導彈,在夏威夷做測試,惟未能擊中目標,宣布試驗失敗。

更多中國要聞
王滬寧之謎
公認為江澤民「三個代表」理論、胡錦濤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操刀手的三代國師王滬寧,自中共十九大進入最高領導層之後,雖... 詳情
美勢通過《台旅法》 促進各層級互訪
【明報專訊】《台灣旅行法》(下稱《台旅法》)在美國立法程序再向前邁出重大一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將於美東時間周三(7日)的議程中正式審議《...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外交部昨日證實,香港銅鑼灣書店母公司股東、瑞典籍的桂民海因為「違反中國法律」,已被中國有關部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即刑事拘... 詳情
花蓮7級強震 4棟樓塌 至少4死225傷
【明報專訊】台南2•6大地震兩周年之際,花蓮又發生強震。昨晚11時50分花蓮地區附近發生黎克特制6級地震,台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觀測,震... 詳情
蔡英文勘災
花蓮6日深夜地震陸續傳來嚴重災情,總統蔡英文(中)7日上午聽取救災簡報後,由花蓮縣長傅蜞m(右4)陪同前往雲門翠堤大樓(後)勘災。中央社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