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城中西藥房」黃姓中醫為放蛇伯伯所開藥方未寫花膠,記者昨就此請中醫回應。他一度指曾在藥方上寫有花膠,當記者展示藥方時,他又改口稱當日向老翁開出花膠作為其治療方案的其中一種藥材,但未寫在藥方上。 該中醫診斷放蛇伯伯「氣虛血弱」,聲稱當日為伯伯處方四劑藥,但因伯伯不欲「飲四劑咁多」,要求將其餘兩劑轉為花膠。他指花膠適合治療,故允許伯伯將其中兩劑藥轉為花膠,以往都曾以某種藥材取代劑量,例如高麗參。被問花膠作為藥材,為何未寫在藥方上時,中醫師未正面回答,重複是伯伯提出要花膠。不過,當日伯伯並未向中醫作此要求。 註冊中醫師指不會應病人要求改藥材 對於按病人要求以其他藥材換處方藥,一名註冊中醫師表示驚訝,直言「不會這樣做」。該名中醫師續指,不同藥材、不同分量、不同配搭、不同劑量,均有不同功效,是因應個別病症和體質而定;以高麗參為例,如沒教導病人服食份量、配搭等,服食過量的高麗參會使人「燥熱」,好易因熱氣而衍生其他健康問題。 至於花膠的功效,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林蓓茵指,花膠的功效是滋陰養顏,主要用於調理身子,一般氣虛會處方參茸等補氣藥材,甚少用花膠,最終藥方視乎患者體質及病情而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