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8年元旦,天安門國旗升旗禮首次由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執行,這意味着守衛國旗35年的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結束使命;而升旗禮也出現七大變化。官媒稱,國旗是國家的標誌和象徵,由解放軍護衛國旗,能夠更好地體現新時代中國由大向強的堅定自信,彰顯人民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
《解放軍報》昨刊發新年獻辭,表示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武裝全軍,並指出:新的一年,要始終聚焦練兵備戰。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要強化危機意識,把戰鬥力標準牢固立起來,把短板弱項切實解決好,對備戰打仗突出問題來一次大清查、大整治。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在全軍興起大抓實戰化訓練熱潮。紮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全面提高新時代打贏能力。
新年第一天早上7時36分,天安門廣場迎來新年首個升旗儀式,也是第一次由解放軍擔負國旗護衛執行任務。
新華社報道,經中共中央批准,2018年1月1日起,由解放軍擔負國旗護衛和禮炮鳴放任務,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光榮結束使命;9萬多名民眾冒着嚴寒觀看升旗禮。
央視昨全程直播,指較以往由武警執行的升旗禮,由解放軍執行充分展示新時代強國強軍風采,同時展現了與過往不同的7大變化(見表)。其中一亮點,就是由軍樂團8名禮號手登上天安門城樓吹奏台吹響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