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環保署回收聖誕樹及桃花的承辦商被揭發涉嫌處理不當,部分今年1月回收的聖誕樹,至今仍未被循環再用。政府原要求承辦商今年4月前完成處理,但環保署昨天承認,較早時將期限延長至10月,但現時仍有15噸聖誕樹及桃花仍未處理或已被棄置堆填區。有樹木專家則指出,回收的聖誕樹若擺放時間太長,重用價值會減低,更有可能出現蟲害等問題,恐影響其他植物。
政府准處理期限延至10月
為政府處理聖誕樹及桃花回收的承辦商為碧瑤,合約原本要求該公司在今年4月前完成回收再造,將收集到的聖誕樹及桃花堆肥、製成園藝覆蓋物及其他有用的再造產品等,惟該公司被揭發至今仍未完成處理今年初回收的樹木,與政府招標文件要求今年4月前完成循環再造程序不符。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陳兆榮昨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署方早前批准承辦商延長有關限期至今年10月,會再與承辦商了解及跟進情G。
陳兆榮指出,在2016年聖誕及2017年農曆新年後,分別收到約1500棵天然聖誕樹,以及3000至4000棵桃花。他指因該計劃去年首次推行,合約條款容許承辦商申請延長期限,其後承辦商申請延長期限至今年10月,而據他了解承辦商5月已把大部分聖誕樹處理完畢,剩餘的是樹幹較大、較難處理的粗樹幹,估計承辦商希望把大型樹幹升級再造,例如製作郊野公園圍欄。
陳兆榮強調,署方一直密切監察承辦商的收集、運送及回收進度。陳稱署方要了解情G,希望盡量與承辦商配合,繼續改善及推行此回收計劃。
42噸再造 15噸棄置或未處理
環保署昨晚回覆本報查詢表示,昨天完成初步調查,資料顯示承辦商今年初收集到約57噸聖誕樹及桃花,已將約42噸回收再造,並送出其中約16噸,又承認有部分園林廢物因感染等原因,已被送往堆填區。至於承辦商於回收場儲存的樹幹,正在自然曬乾處理中,日後可轉化為堆肥、木炭等,部分樹幹較堅硬,可在承辦商苗圃場內用作戶外家具或欄杆。環保署又指考慮到承辦商已盡量把收集到的園林廢物回收再造,認為承辦商已完成合約要求。
中華樹藝師公會會長歐永森表示,本港多數聖誕樹是從北美入口的杉樹,屬於「軟木」,較容易被蟲蛀及霉爛,加上若擺放時間過長,部分養分會被分解,即使循環再造成堆肥,營養價值不高。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也表示,若擺放太久,有可能令樹木出現蟲害,肉眼未必能發現,但若製成覆蓋物用在其他植物上,可能傳播傳染病,令其他植物死亡。他又表示,一般情G下不應將木材露天存放,否則日曬雨淋會導致木材爆裂、發霉等,影響循環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