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97年7月1日,與港人一樣懷蚑ぞ齯葑〞黿策^歸的,還有一批在港台灣人,包括時任台灣新聞局駐港代表江素惠。留港30年,後來創辦了「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的江素惠說,雖然回歸後本港生活層面變化不大,但她感受到台灣在港勢力不斷消退。對她而言,一國兩制的價值在於香港扮演兩岸關係的溝通橋樑角色,江素惠希望「北京能在香港開一扇窗」,看見台灣在港「只有友善的勢力」。
九七後台灣勢力在港消退
1997年回歸當日,江素惠心情也是惴惴不安,她憶述,「我們都沙盤推演,做好了最壞打算」,包括中共會把所有台灣駐港機構關閉,所有印有「中華民國」的書籍也會被沒收。江素惠還清晰記得,電視正直播回歸一幕時,有朋友緊張地打電話給她,說「解放軍進城了!」語氣就像香港末日到來。
香港末日並沒有到來,江素惠認為,九七之後香港社會歸於平靜,感覺在生活層面幾乎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政治層面卻有不少微妙變化,台灣勢力在港慢慢消退,例如讓她最感到遺憾的,是以往雙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海飄揚的情景不再重現,所有有關台灣慶典只能在私人場合舉行。
2000年卸任公職後,江素惠創辦了「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邀請中台學者、政客在港舉辦交流論壇。這令她深深體會到,兩岸關係主宰荋銗x關係的命運。她形容,兩岸關係好,港台關係較寬鬆,就會有一些密集、有建設的發展;兩岸關係掉入冰點時,港台交流也受到很多限制。
指蔡英文上台後 京趨強硬
江素惠回憶,馬英九時代可謂兩岸關係蜜月期,2011年時,駐港機構「台灣中華旅行社」正名為台北經貿文化辦事處,時任財政司長曾俊華也罕有拜訪台灣。不過隨茈褻i黨蔡英文上台,江素惠說明顯感覺到北京的政治敏感度提升,對港、台立場及手段愈來愈強硬,例如近年就發生劇團場刊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二字被刪、民進黨代表被拒來港等事件。她稱即使在陳水扁年代,也沒有出現如此情G。
在江素惠心中,一國兩制對她最重要的價值,就是香港發揮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工具。她認為應利用香港寬鬆、言論自由空間,「讓北京不能溝通的,應該在香港溝通,北京不能談的,可以來香港談」,「希望北京能在香港開一扇窗」。她說,只有多溝通,才能改善所謂負面印象,舉例2003年首次邀請「台獨大老來港」,他們在台上說「1997年後香港沒怎麼變呀」。她認為,這樣的交流就是很好的典範,因為交流才可化解分歧。
稱台灣從沒接受一國兩制
不過香港近年出現不少「港獨」聲音,中央高度緊張,更擔心所謂港獨、台獨合流。江素惠說﹕「(北京)是把事情看得嚴重了。」她表示香港年輕人到台灣大學發表一些言論,並非台灣政府行為,只是個別學生就公民意識、公民運動交換意見,毋須過於緊張。她笑言,「台灣在香港沒有任何勢力,只有友善的勢力」,希望在文化層面的交流可繼續保留,不受政治干預。
一國兩制曾被視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構想,對於回歸20年後的香港現狀,對台灣人有何啟示?江素惠說,台灣從沒接受過一國兩制的方式,因此也談不上會否擔心「今日香港是明日台灣」。但她承認,不少台灣人聽到香港消息大部分是負面,「因此心中自然有一把尺會衡量這樣的一國兩制,他們喜不喜歡」。
明報記者 渠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