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回歸20年來,香港經濟屢受衝擊,同時內地經濟過去10多年迅速發展,反觀香港看似停滯不前,東方之珠光芒漸褪。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兼《香港的優勢》(The Hong Kong Advantage)一書其中一名作者杜大偉卻認為,香港是不少國際公司的總部樞紐,以及成千上萬內地新興公司的基地,地位難以取代,但未來的工作機會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港人不應將眼光局限在香港。
明報記者 曾映妹
現為香港亞太經合組織貿易政策研究機構(Hong Kong-APEC Trade Policy Group)執行董事的杜大偉(David Dodwell),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回歸前,他與另外兩名熟悉亞洲經濟的專家合著《香港的優勢》。杜大偉1976年加入《金融時報》,主要在倫敦負責亞洲金融的報道,1984年調派香港工作,1988年返回倫敦總部。1994年杜大偉再到香港,在貿發局研究香港與珠三角的關係。1995年,他感到外界對香港形勢有誤解,遂與兩名專家整理資料,回應相關議題,1997年初完成整理出書。
指港低迷20年 失對內地優越感
《香港的優勢》一書分析了當時香港經濟的強項和弱點,回望過去,杜大偉說當初很多預測沒錯,但沒有預料回歸後,香港經濟受到連串打擊,如亞洲金融風暴、SARS及金融海嘯等,「1950至90年代是香港最輝煌的時刻,但回歸後經濟飽受打擊,人們對前景失去信心,低迷情G20年來未見改善,港人的收入現仍停留在90年代水平,物價卻不停上升」。
「港位置沒變 昔服務歐美企業今華企」
「香港經濟低迷時,內地卻迅速發展。」杜大偉說,1980年代的港人回內地,「會覺得自己是皇帝,很富有,並可以為內地造就機會」。但現在情G不同,很多內地人近年富起來,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聰明又能幹,又有不少新企業抬頭,善用香港低稅收、簡易手續的優勢,在港成立公司」。
杜大偉解釋,香港不止是一個金融服務中心,其長處是作為國際企業的總部樞紐,因本港的法律、金融及會計服務完善,很多海外公司在香港開設總部,同時帶動本地市場。但2008年金融海嘯後,歐美國家經濟低迷,內地經濟卻迅速發展,很多企業在香港開設公司,善用本港的優勢作邁向全球化的踏板,「香港的位置沒變,只是由以前主要以歐美企業為主,現轉為內地企業居多」。
籲港人調整心態 中央振興港經濟
杜大偉說港人失去優越感時,內地人富有起來,更來港旅遊及營商,港人覺得「港地被入侵」,故激發仇富及厭惡內地人的情緒。他認為「港人要接受這些改變,調節心態迎接不同地方的人,包括內地人;因中國是一個國家,與他們合作對香港有益」;重申香港不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金融或旅遊服務中心。近年有港人高呼香港獨立,杜大偉說﹕「這些想法不可行,港人對中國反感,源自中國政治上一些不好的形象,如六四事件等,20年來中國亦嘗試重建港人的信心,但仍未見成效,可算其政策的失敗。」他呼籲北京先致力振興香港經濟,改善市民生活,或有機會改變港人對中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