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一般行業,到30歲後理應是事業發展的黃金期,而在本地足壇,職業球員人工雖然不算差,平均月薪約3萬元,但球員30歲後或已踏入生涯的黃昏。梁芷珊與李志堅均透露,土炮球員在生涯高峰期,平均月薪由萬多到六七萬元都有,但堅sir說,球員踏入30歲後價值下跌,退役後事業需重新起步:「當大家在外面步步高升,球員人工卻開始跌。再出去闖,起步比人遲,未必個個都讀到書或有其他技能,感覺很不安全。」 月薪平均3萬 30歲後價值跌 有些球員或在球會找到一官半職,如仍為大埔效力、33歲的呂志興就兼任行政文書工作,協助舉辦社區活動;而南區的羅渭達上季退役後亦轉做行政和球迷會管理員。不過,這些職位空缺始終有限,堅sir建議足總可與政府紀律部隊合作:「紀律部隊經常缺人,而球員的優勢是體能好,若能一條龍優先考慮這些球員,或提供預備課程改善他們的不足,絕對是雙贏,球員既可滿足夢想,又有退路。」 組工會未成事 陳偉豪:怕得罪老闆 要保護員工利益,足總計劃方向亦列明希望設立球員工會。南華隊長陳偉豪透露,曾有一個專門協助不同地方成立球員工會的外國組織聯絡自己:「參考外國聯賽,成立工會是有需要,但香港環境不成熟,球員要團結之餘,亦要有有心人。香港文化很少打工仔願意成立組織與老闆對立,因利益上有衝突,幾年前我與那個組織探討過,但很多都怕得罪球隊老闆打退堂鼓。」他說,足總現有球員合約委員會,他是兩名球員委員之一,處理過兩次糾紛都是轉會時間上的分歧,但若遇拖糧或其他較麻煩的問題,有個工會絕對是好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