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9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以《新「照妖鏡」下癌症早現行》為題,報道清華大學羅永章團隊完成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的肝癌臨H試驗,並成功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批的新聞。這則新聞在五一假期火速升溫,一時間大家都在談論「一滴血測癌」。
但很快,這樣的說法就遭到了專家的質疑,隨後羅永章團隊又發聲反質疑。幾經周轉,很多人愈來愈不明白,普通人究竟應如何理解這項成果,對民憐茖央A有什麼意義?也有人納悶,一個科研成果發布怎麼最後會變成一場摳字眼「大戰」?不斷升溫的新聞背后,羅永章團隊的工作人員接受採訪回答一些疑問。
媒體:「一滴血可測癌」可以說是引爆這場新聞熱議的關鍵詞,這個具體的說法最初是從哪堿y出的,是從你們團隊、生產企業,還是媒體?
王粲(羅永章團隊成員):「一滴血可測癌症」這句話是媒體對我們產品的一句濃縮語句。「一滴血」指的是我們做檢測時,只需要2.5微升的血漿就夠了,而正常情況下一滴血的血量大約50微升,所以說我們實際的用量很少。於是媒體將檢測形容為一滴血檢測。
「可測癌症」是指我們的產品是做檢測的,對應的適應症是肺癌和肝癌,可能是為了標題簡潔,媒體將一句話進行了濃縮。一些媒體後來還進一步濃縮,乾脆叫「滴血測癌」,我們是看到報道後才知道的,之前沒有刻意去講這個說法。
媒體:這個說法一出,你們一下子就火了,有人說,你們是在炒作。
王粲:我們不喜歡炒作,也不會主動去炒作。所謂的幾經轉折,我看都是圍繞標題的討論。
媒體:據悉,你們團隊研製的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在2013年就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但是卻在這個五一得到媒體集體關注後「爆紅」。當時的「低調」和現在的「高調」,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王粲:其實不是我們希望高調或者低調,而是大家對癌症的關注導致了近期的熱議,不是有些人所臆想那種刻意的商業宣傳。我想「爆紅」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研究與癌症相關。最近幾年,因為癌症的高發,人們對癌症的關注度不斷加大。大家常常「談癌色變」,因為癌症不僅治療費用非常高,而且很多中晚期患者難以救治。所以,一出現與癌症相關的字眼,就容易引起熱議,也體現出民撕鴭騔顴g診療有所突破的迫切需求。當然,現在是網絡時代,互聯網使得信息的傳播比以前更快,範圍更廣,也起到作用。
普通人怎麼理解,評價是虛高嗎?
媒體:如果說「一滴血可測癌症」是不準確的縮略說法,那麼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到底對大家關心的腫瘤檢測、篩查機制帶來怎樣的影響?與其他的腫瘤生物標記物相比,它是否更具優勢?
王粲: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從沒有說過只使用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就可以對腫瘤進行篩查。我們多次強調,腫瘤標誌物不能作為癌症的診斷依據,只有病理學檢測才是金標準。但腫瘤標誌物高,特別是持續的升高,確實預示荓w癌的風險加大,值愈高,風險愈大。
與其他腫瘤標誌物相比,熱休克蛋白90α的檢測靈敏度更高,準確性也更高,所以當然會有優勢。
媒體:目前是不是有被神化、被誤讀的趨勢?
王粲:熱休克蛋白90α可用做癌症治療的監測工具,當治療無效、病情加重時其濃度升高;當腫瘤縮小、病情緩解時,熱休克蛋白90α濃度會降低。當然,我們不能說熱休克蛋白90α就「包打天下」了。事實上,大家熟知的CT或者B超也不能,這些都是從不同側面為醫生的診斷提供信息和數據支撐。希望通過單一的檢測確診癌症是不切實際的。
媒體:從獲批到現在,關於熱休克蛋白90α的研究是否有一些新的進展?
王粲:2013年我們獲批的是肺癌適應症,此次報道的是我們成功完成了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的肝癌臨H試驗,且其在肝癌中的靈敏度超出現有肝癌標誌物AFP近一倍,並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審批。
目前,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臨H試驗也即將結束,進入數據統計階段。隨蚆{H應用的逐步推廣,我們將更加深入了解熱休克蛋白90α的功能,發掘該腫瘤標誌物更多的潛能。
這次事件讓我們看到一些社會心態的扭曲,我們本想呼籲大家關注健康,結果卻被變成「娛樂新聞」。我們擔憂這樣氛圍如果持續下去,還有科學家敢出來說話嗎?還有人願搞研究創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