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據《法制日報》報道,國家衛生部曾公布一項調查數據,數據顯示,自殺在中國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壯年中,自殺列死因首位。而在全球範圍,自殺是導致15至19歲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進入2017年,中國大學生群體頻頻出現自殺事件。1月11日,山東大學一名女生被發現在出租屋內上吊自殺,被發現時已身亡四天;2月27日,廣西大學一名在讀研究生燒炭自殺死亡;3月4日,渭南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在宿舍內上吊身亡;4月11日,廈門華廈學院大二在校女學生因捲入「校園貸」選擇自殺。
在重慶地區近幾年內曾發生數宗大學生自殺事件。2014年12月24日,重慶地區一高校官方微博通報,該校聶姓同學在校外自殺身亡。事隔幾個月後,2015年3月20日,該校又發生一起學生自殺事件,姜姓同學在宿舍自殺身亡。2016年1月6日,據重慶工商大學官方微博通報,該校文學與新聞學院趙姓同學在寢室內自殺身亡。
2012年3月,重慶交通大學大學生生命教育創新模式構建課題組曾發布了一個關於「重慶大學生生命教育狀況」調查數據,在接受調查的重慶十餘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學生中,17.39%的大學生有過自殺念頭。山東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也曾對大學生群體進行過調查,有自殺意念的學生佔到被調查者的 16.39%。
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在類似事件中一直存在責任劃分問題爭議,以及因事件產生的死者親屬到學校「鬧事」的情形。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趙姓同學在寢室內自殺身亡後,網絡曾有傳言,死者生前存在考試作弊被抓情況,學校經核實後進行了辟謠。
在趙同學死後,其家屬因喪女之痛採取了情緒化行為,拉蚍g有「還我女兒」字樣的白布黑字橫幅,聚在學校門前討要說法。
重慶工商大學副教授袁琳認為,大學生自殺現象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只是單純的家庭、學校的問題,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社會的導向都存在影響。西南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明霞稱,自殺除心理疾病和突發事件壓力外,也與天氣、季節有關,每年5月和11月都是自殺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