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計劃今年底展開東涌新市鎮填海工程。環保觸覺指填海範圍與大小磨刀海岸公園最近只有1公里,施工時會有大量工程船駛經,勢必滋擾海岸公園;而新市鎮最東面更與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的大蠔河口相距不足100米,擔心施工時一旦有沙泥溢出,會令大量淡水魚死亡。該組織建議削減三分之一填海範圍,否則立法會不應支持填海撥款。 發展局:使用隔泥網減影響 發展局昨晚回應稱,政府會採用深層水泥拌合法填海,並會在填土區使用隔泥網,以減少對水質的不良影響,亦會限制施工船每日和每小時的來往次數,盡量減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政府將於下周二(25日)就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討論,若獲支持就會向財委會申請撥款。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稱,上周六到東涌映灣園對出海傍觀察,發現仍在施工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接線工程附近仍有泥黃水,海面亦有多艘工程船停泊。他說,為了補償大橋工程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政府去年12月設立了大小磨刀海岸公園,但大橋工程現時仍未完成,而政府最快今年底又會在該海域填海,質疑是否有足夠時間讓海洋生態喘息。 根據政府的填海方案,東涌新市鎮北面與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之間的水道於工程完成後,會由現時約1.5公里大幅收窄至只有300米,會令流經東涌北面水域的水流變慢,影響水質。 譚凱邦:方案只減1/5單位量 譚凱邦稱,該組織建議削減三分之一填海範圍,當中包括佔地約10公頃的遊艇會。他估計透過調整規劃佈局及減少簽發單程證,縮細填海區最終只會減少五分之一單位,認為此舉可平衡發展與保育,又指削減的單位數目應透過減少單程證抵消,「希望政府在單程證上讓步,而非花費大量資源盲搶地建屋」。 發展局計劃向立法會申撥205.6億元,在東涌填海130公頃,提供約4.08萬個住宅單位,容約近12萬人,目標今年底開展填海工程,以配合首批居民在2023年入伙。該項目的環評報告已於2016年4月獲有條件地通過,但未有條款要求為大蠔河制訂額外保育措施。大蠔河是全港錄得最多淡水魚的溪流,達53種,佔全港淡水魚品種逾三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