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鄉郊私人土地保育問題多年未能解決,近年漸露曙光。在香港鄉郊基金穿針引線下,荔枝窩復修計劃搞得有聲有色,更獲馬會撥款復修村屋推動客家文化。基金主席林超英(圖)承認,透過申請各種基金撥款推行保育計劃,是平衡保育與發展的方法之一,惟計劃需要不斷注資,長遠難以持續,正構思以較少資金啟動其他復村計劃,減輕財政負擔。 據了解,荔枝窩復耕計劃獲匯豐基金撥款數以千萬元計,資金已差不多耗盡,最近再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逾千萬元,延續計劃2年;該村另獲馬會撥款近5000萬元,復修25間村屋,讓旅客可在村中留宿,感受客家文化。 需不斷注資 長遠難持續 林超英承認,為了在較短時間內令計劃有效果,故荔枝窩需要較多金錢啟動,認為同一模式難以應用在其他村落,故他正構思,若於其他村落推行復村計劃,如何可以降低成本。他說,現時鄉郊基金向荔枝窩村民租了40萬平方呎農地,然後再免費批予有意耕種的市民,故沒有收入;即使有港大社會科學院負責推廣農產品,收入亦有限。 擬細規模做起 推農產品增收入 林超英說,荔枝窩附近的村落谷埔,其村民亦表示有意復村,他構思由較小規模做起,先招募數名有意務農的市民入村耕種,並向村民以較低廉的租金租地及村屋,再申請撥款協助農民推廣農產品,以及舉辦導賞團及工作坊等活動,以增加收入,但他認為計劃推行初期仍要申請資助,但推動計劃後可以逐步減少依賴撥款,長遠能否做到自負盈虧仍要摸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