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亞洲電視一年前「熄機」,隨即接手其頻道的香港電台,在過去一年的電視播放時數大增一倍,升至逾3.5萬小時,當中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製作時數升近四成,但製作成本反跌25.5%,平均每小時不足34萬元。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時批評港台播太多硬照,但有學者指港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製作已屬「超額完成」。
明報記者 植敏欣
成本5年最低 每小時不足34萬元
據財政預算案的開支分析,港台的「公共事務及綜合電視節目」在2016/17年度獲撥5.14億元,按年升逾兩成,其播放時數因接手亞視頻道升至逾3.5萬小時,較前一年度的1.7萬小時,多逾1倍。
當中時事及公共事務組因應立法會選舉及加強早晨節目,製作時數按年升近四成,達490.4小時,但其平均製作成本卻跌至5年來最低,每小時成本不足34萬元,按年跌25.5%(見表)。至於外購、綜合及非學校教育節目的成本則升15.6%至27%,平均每小時成本為15.9萬、27萬及55.7萬元。
工會:欠硬件人手 盼增撥資源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表示,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是港台電視部主打,雖不了解製作成本下降原因,但情G不理想,資源緊絀下製作高質素節目,只會增加員工壓力。她說,港台硬件、人手都落後於其他電視台,新聞部去年只增聘3人,電視部亦只增聘3名技術人員,盼政府盡快增撥資源。港台發言人回應稱,港台致力發展電視數碼廣播,增撥資源和增加播放時數,提供高質素節目。
林鄭月娥曾批評港台播放太多硬照,形容「唔掂」、「資源唔夠」,引起港台員工反彈。林太其後解釋,說法只是「少少講笑」,強調她的發言是「出於對港台的關心」。本報向候任特首辦查詢如何協助港台解決資源不足,惟至截稿前沒回覆。港台發言人回應稱,製作《圖看天下》的確沒額外成本,照片購自通訊社,新聞部亦會採用,製作時盼以最低成本,提供具國際性、新聞性的節目。
學者:電視節目電台化是倒退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批評,政府對港台態度愛理不理,忽視公共廣播重要性,但慶回歸、新春時又要求港台協助製作大型節目,顯然是「有事鍾無艷」。
她又稱,港台資源不足,只能製作類似亞視《魚樂無窮》等低成本節目,例如在電視直播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但這類節目「無畇說v,電視節目電台化更是倒退。她說,港台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時製作已屬「超額完成」。
梁麗娟認為,下屆政府應重新思考港台價值、如何配合政策,例如在青少年教育問題上,找港台多拍攝些積極人生、勵志節目,借助其公共廣播機構身分,正面回應社會需要。
對於港台接手亞視模擬頻道的前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應稱,早前將終止模擬廣播服務的工作目標定在2020年底,2017/18年度將檢討該目標日期。
【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