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人好講「遠近親疏」,港人近年也愛說「親疏有別」,遠近是距離,親疏是態度。一般來說,距離近關係更密切,態度則更親。所謂「親近」,因為親,故願意近;也因為近,故能夠親。反之則是「疏遠」,因為遠,所以感情疏;也因為感情疏,所以更想離他遠點。 對家人苛刻 待外人客氣 但實際情?往往相反,距離近態度不見得親,距離遠態度未必不親。日常生活中,最近者莫過於親人,我們卻總把脾氣發在至親身上;最遠者莫過於生人,我們對外人總是客客氣氣的。《紅樓夢》第五回提到賈寶玉「視姊妹弟兄皆出一意,並無親疏遠近之別。其中因與黛玉同隨賈母一處坐臥,故略比別個姊妹熟慣些。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牷A不虞之隙。」說得很有道理,因為熟悉,所以親密;因為親密,要求反而過高。 由家而國,也同一道理。我們對國人是最不能寬容的,小處好挑剔,大處好抬槓;而見了外國人,無一不好,讚歎有之,艷羨有之。從好處看,如賈寶玉對林黛玉,對國人是愛之深,責之切;從壞處看,也難免有些人心理失衡,反親為疏,更由疏生恨,罵本族是「支那畜生」,當然這不是常態,是變態。 「魚唔過塘唔肥」轉工爭取好待遇 套用在職場上也一樣,俗話有云「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又如粵語所謂「魚唔過塘唔肥」,在機構塈b得愈久,機會愈少,於是千里馬也要跳槽,因為升職加薪往往只限於簽新合約的那一刻。 田饒就是最好的例子,於是他只能離開舊老闆魯哀公,去燕國這間新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