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未來5年人手超負荷 建造商會:外勞有需要
【明報專訊】政府訂立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為28萬個單位,然而首5年只能完成9萬伙,香港建造商會擔心餘下5年要完成19萬單位,人手將超負荷;商會又指受上屆立法會拉布影響,工程量不穩,業界「時飽時餓」,需輸入外勞,並加快培訓本地人才。
指拉布拖撥款 工程量不穩難吸新人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陳修杰昨與傳媒午宴時指出,受上屆立法會拉布影響,不少積壓的工程撥款到會期最後一段時間才批出,令工程量不穩定,業界「時飽時餓」,難以吸引新人入行。他指本港超過四成建築工人已逾50歲,每年退休的工人更達兩萬人,但現時每年只能培訓約3000名工人入行,難以追上差距。
商會副會長林健榮指出,建造業每日平均欠缺1萬名工人,涉及不同工種,其中以樓宇工程木模板工和鋼筋屈紮工最為缺乏。此外,政府未來10年公屋單位供應目標為28萬,然而首5年只能完成9萬個單位,商會擔心餘下5年要完成19萬單位,加上仍需應付私樓項目,人手及施工設備將超出負荷。因此,短期而言業界仍需聘請外勞填補空缺。商會行政總裁謝子華指出,聘請外勞實行月薪制,彈性較低,承建商亦又要為其提供住宿等,將令建築成本上升,故長遠而言商會需與建造業議會合作,加強培訓更多本地工人。
盼勿將所有工程當大白象
另外,林健榮指上屆立法會未能通過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欣澳填海的研究撥款申請,令後續工程亦受影響。他期望新一屆立法會能務實討論不同發展項目的利弊,不要將所有工程均視作「大白象」。謝子華亦指建造業每年需要約1800億工程金額才能維持40萬從業員的生計,期望今年度700億元政府基本工程開支撥款能獲通過,從而帶動私人項目發展,促進建造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