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私院照腸鏡 最多自付2000元
【明報專訊】在公立醫院照腸鏡最長等逾一年,醫管局下月初將推「腸道檢查公私營協作計劃」,資助非緊急病人去私營醫療機構照腸鏡,每名病人可獲補貼6800至7500元,但須自費最多2000元,料8000人合資格,最終有兩成、即1800人會參與。醫管局表示現已有75名私家醫生報名,當中約七成不會收額外費。有病人組織關注,醫管局篩選病人時須考慮公平,建議採「先到先得」原則。
資助6800元 需切瘜肉7500元
政府於上年度《財政預算案》撥100億元予醫管局設基金,以每年投資回報作公私營協作計劃經費,為期兩個年度的腸道檢查計劃動用當中1600萬元。每名合資格病人可獲一次過定額資助,不需切瘜肉者為6800元,需切瘜肉則是7500元,與衛生署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資助額相若,但病人須另行自付1000元,領綜援或持有效醫療費用減免證明者可豁免;另參與的私家腸胃肝臟科及外科醫生可收額外費,上限1000元,即病人最高須自付2000元。
公院最長輪候60周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公院每年約做5萬宗大腸鏡檢查,至今年10月,最長輪候時間大約等60星期,外判能給病人多一個選擇。他解釋,有別衛生署的篩查旨在找潛在大腸癌患者,在公院排期的病人多有病徵,除了大腸癌,亦包括經常肚痛、大便狀G有變或有感染等病情。
8000公院病人合資格
張又稱,現約有3萬宗等照腸鏡的穩定個案,會按病人登記輪候大腸鏡檢查的日期及臨H情G,決定加入計劃的優次,當中約8000人合資格,按以往公私營協作計劃參與率估算,料最終有兩成人參與。
75私家醫生報名 三成額外收費
他指本月初已發信邀私家醫生參加,現有75人、共129個檢查處所報名,當中七成不額外收費,其餘則額外收500至1000元。張偉麟稱,暫未能預料會否縮減公院輪候時間,明年中會檢討成效,考慮是否增名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總監潘冬平表示,有興趣參加計劃,公院病人患癌風險比篩查的無病徵者高,輪候一年隨時延誤醫治,若能提早為他們照腸鏡,意義更大。他說,6800至7500元資助額較一般市價略低,但屬可接受範圍,惟這些病人已有病徵,較大可能找出瘜肉等,步驟較複雜,參與醫生需要「做多少少洁v,額外收1000至2000元亦合理。
病人組織倡按風險排參加次序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稱,今次資助金額相對多,相信有助病人及早治療,但亦認同醫管局在選擇病人時須考慮公平,建議應按病人風險程度來定分界,例如若有高危家族史者可獲優先參加計劃;另外應採「先到先得」原則,若排期較前的病人放棄參加,再把名額給予排期較後的病人,而非直接外判「隊尾」病人到私家。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一兩千元對領綜援等基層人士已是負擔,應同步豁免支付醫生額外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