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見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國際組織在海地風災的救援行動中面對的困難。
• 災情嚴重,短時間難補給救援物資:17.5萬人無家可歸,逾140萬人急需人道救援;部分災區交通和通訊中斷,災情未明,死傷或再上升 → 災民數以萬計,需要的救援人員和醫療物資倍增
• 難第一時間赴災區:部分災區的交通和通訊中斷 → 物資和醫護人員均難以抵達災區,救災更難
• 傳染病危機:海地衛生差,欠乾淨飲用水,風災適逢雨季,造成洪災 → 爆發霍亂或其他傳染病的可能甚高
• 國際社會反應冷淡:環球經濟欠佳、海地天災頻生 → 國際救災反應冷淡,捐款數字未如理想,可能難以應付災民短期內的生活所需
• 災民不滿:災民不滿救援工作慢,襲擊救援車隊 → 若情況嚴重,會破壞救援工作的秩序
◆延伸回應題 2.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跟傳染病蔓延之間的關係。
◇解題:
• 此題毋需舉出個人立場,只需陳述全球化跟傳染病蔓延的關係,關係可以是正面,亦可以是負面,故需同時解釋全球化「加快」和「減慢」傳染病傳播以顯多角度思維能力
• 作答時可先從「全球化的特徵」入手,如能舉出以往傳染病的例子,解釋其與全球化的關係更佳
• 卷二題目要求作答時援引資料外的例子,以顯個人識見,故舉例時勿只局限於海地一例
◇參考答案:
•地域界限消失,加快傳染病蔓延:
傳染病多源於衛生條件惡劣的國家,但現今交通便捷,各國人民可經飛機、火車或船等到各國旅遊或公幹。「風土病」不再局限於該地區,例如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源頭為駱駝,但因各國遊客到中東,令病毒迅速蔓延到歐洲、美洲和亞洲;2016年亦有港人在加勒比海染上寨卡病毒
•全球資訊流通,能盡快制定防預機制:
各國通過網絡跟進傳染病的最新情況,有助醫學專家交流疫症的資訊。即使未有病例的國家或地區亦容易獲得相關資訊,盡早制定疾病監控系統和防疫措施。例如香港會在他國傳染病肆虐時,加強口岸檢測、增設旅遊警示,預防疫症流入。資料流通亦便於醫學知識較落後的地區掌握控制疫情的方法
•國際協作應對跨國疫症:
世衛、聯合國等全球組織,負責指導和協調應對國際衛生問題。世衛會向相關國家發出指引、提供技術支援等,以協調各國作出一致應變策略,如西非伊波拉病毒疫潮中,世衛派專家到疫區評估疫情,並進行跨國疫苗研究。聯合國則統籌各國的救援,呼籲捐款和提供物資等。以上工作都能加快疫區的救援工作,且有效壓抑疫情。
顧問教師:古俊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