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灣工廈改建公屋 暫20戶願入住
【明報專訊】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柴灣工廠大廈,房屋署經3年多改建工程後,現成為提供187個單位的公屋項目,本月中編配住戶入伙,但至今僅20多戶願意入伙。
二級歷史建築可納187戶 住房有限制
1959年落成的柴灣工廠大廈,是本港僅餘的H型工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房屋署2013年改建作公屋項目,並命名「華廈h」,今年6月竣工,較原定2015年底遲半年,房署解釋稱因天氣、工人短缺及地下渠務工程遇技術困難所致。
華廈h共提供187個單位,面積由194至409平方呎,月租介乎1375元至2970元,預料可容納600人入住。為介紹歷史,房署於華廈h華欣樓地下設展覽區,展示從工廈蒐集得來的展品,包括活版印刷工具、木製器具及玩具等,供市民免費參觀。
地下設展覽區展示工廈工具
房署稱,改建期間已盡量保留柴灣工廈的建築特色,包括原有結構、外貌及間隔,並增設升降機、發電機、雙水缸等新設備。不過房署指出,為保育工廈,入住租戶會有額外的住房限制,例如廚房採開放式設計、單位只准用電力或煤氣煮食、住戶亦不得在單位內加建任何間隔牆及更改單位外觀等。
房署本月中編配住戶入伙,但因單位限制,不少公屋申請者拒入住華廈h。房署稱至今約20名申請者初步接受編配,並稱明白有關限制會令部分申請者不便,若有申請者拒絕華廈h的編配,署方不會計算在申請者3次公屋編配機會之內。
記者曾到華廈h觀察,沒遇到獲編配的住客,反而見到不少市民專程來懷緬。20多年前於柴灣工廈工作的陳太憶述,小時候常因大雨跑到工廈暫避,10多歲更成為女工製造玩具,直到工廠北遷,她才離開再覓新工。
市民張先生則說,華廈h因要保留建築物結構,只可以樓高6層,變相可增加的住宅單位很少,對紓緩住屋問題有限,而新設的歷史展板、綠化花園等與公屋用途格格不入,認為政府應早在規劃時將工廈活化,並仿效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改作創意產業用途或手製品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