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角度﹕拉布 得與失
【明報專訊】立法會有議員連續第三年就《撥款條例草案》(即財政預算案)「拉布」。2015年立法會秘書處收到破紀錄的3904項修正案,大部分來自社會民主連線和人民力量議員;主席曾鈺成引用《議事規則》裁定梁國雄逾3200項修正案「無聊瑣屑、無意義」不予批准,惟餘下618項修正案最快也要5月底才完成審議。5月17日財政司長曾俊華發表網誌,以預算案未能通過為由,宣布暫緩向醫管局等發放6月的資助金,再引起社會討論拉布之得失。
◆何謂「拉布」?
就議案發言是立法會議員的職責和憲法權利,而以冗長發言或提出極多修正案以延長審議法案的時間、拖延表決即「拉布(filibuster)」,是議會少數派制衡政府的策略。建制派議員多次批評拉布的泛民議員利用《議事規則》的灰色地帶「騎劫」議會,要求研究堵塞漏洞以杜絕拉布。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出修改《議事規則》要分組點票,只要18個直選議員反對(直選議席過半數),就不能修改。
2014年5月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以電話訪問753名市民,對於應否修改議事規則防止拉布,支持和反對者分別有46.4%和27.4%;40.1%受訪者擔心若修改議事規則防拉布,議員在立法會的發言權會被削弱。
■評論節錄
◆1. 財政司長曾俊華:
政府因拉布現財政危機
在網誌稱受「拉布」影響,《撥款條例草案》未能在5月中通過,影響6月初的開支,決定暫緩向醫管局、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和教資會資助的高等教育院校發放6月份的資助金,以騰出來的54億元協助維持其他公共服務的運作。
˙解讀
《基本法》第73條列明《撥款條例草案》(即財政預算案)須經立法會三讀通過。香港政府財政年度以3月31日作結,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決前原則上政府無錢可用;通常3月政府會向立法會提交臨時撥款決議案。2015年立法會已於3月通過約815.8億元的臨時撥款,供政府應付兩個月運作需要。
財政司長曾俊華以拉布為由暫緩發放部分資助金,要求醫管局等動用本身儲備應付開支。不過,學聯前副秘書長、自由撰稿人林兆彬認為曾俊華口中的「財政危機」,只是政府用來發動輿論反對拉布的政治手段。
他解釋,《基本法》和《公共財政條例》訂明,若預算案未完成表決而3月的臨時撥款已用盡,政府可再向立法會申請臨時撥款,拉布的議員早表明不會阻撓。僵局若無法化解,特首更有權解散立法會,並在選出新的立法會前按上一財政年度的開支標準,批准臨時短期撥款。因此,除非政府故意拒絕申請臨時撥款,否則應不會因拉布而出現財政危機。曾俊華在網誌這樣說,或令部分市民反感而將矛頭指向拉布的議員。
◆2. 自由撰稿人、學聯前副秘書長林兆彬:
拉布是泛民唯一抗爭手段
拉布的成效的確值得質疑,但現階段看不到有比拉布更可取的手段,去迫使政府落實有關訴求……只有抗爭才會看見希望。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議會抗爭,拉布只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如果沒有更可取的手段,就只能夠繼續堅持拉布。
˙解讀
絕大部分的拉布均由泛民主派議員發起,林兆彬理解拉布為泛民唯一制衡政府的方法。原因是現行政治制度下,常為政府護航的建制派議員壟斷立法會大會和不少事務委員會;加上有功能組別和分組點票制度(即功能組別議員可以少數否決多數直選議員支持的議案),泛民議員(2012年立法會得票率約55%)反成少數派,往往不夠票否決議案。
林兆彬認為拉布的客觀效果是盡量延長會議,目的在「迫使政府回應訴求」,對政府造成壓力或迫使政府與各黨派溝通協商。今次財政預算案拉布,有議員要求政府落實一直拖延的全民退休保障和標準工時立法,及反對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政府被質疑故意繞過立法會監察)等。另政府將25項共涉及31億元未經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批准的撥款申請,綑綁納入今次財政預算案,部分項目如警方申請2700萬元購買3輛水炮車具爭議,也落人口實。拉布再次引起社會對上述議題的關注,突顯政府破壞既有程序的弊病。不過,議員拉布亦會打亂其他議案的審議次序,影響立法會正常運作。
◆3.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
議案審議「大塞車」
批評拉布議員浪費公帑;又指摘拉布令不少需要審議的議案「大塞車」,令建築業面臨「懸崖式失業」,呼籲市民反對拉布。
˙解讀
王國興表示「拉布」議員過去3年合共浪費約25.7億元公帑,即相當於公屋免租兩個月,或「生果金」及長者生活津貼多發放一個月。立法會拉布亦令不少要審議的工程項目積壓,造價上升。2015年2月公布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帳目披露,有22項工程因為無法如期撥款上馬被拖延一年,要在 2015/16年度重新申請撥款,其中17個項目要增加約7億元撥款應付通脹。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5月1日亦稱,佛教醫院的重建受拉布影響,造價增加10%至20%。工程未能獲得撥款而積壓,影響建築工人就業機會。待工程撥款獲批則可能因同時有多個工程進行而致人手緊張,或拖慢興建進度造成延誤,市民也要延後才能使用相關設施。
不過,工程項目積壓或議案「大塞車」的責任是否全在拉布議員?實際上議員拉布,政府大可調動議程應付,但近年似乎不按常理出牌。例如2014年11月,政府從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累積審議的20項工程項目中抽起13項泛民建議優先處理、沒爭議的民生項目撥款,包括小學重建、興建體育館等;改為提交7個項目,包括爭議較大的蓮塘口岸。工務小組主席梁家傑批評政府「霸道」,是行政獨裁。民建聯議員葉國謙則為政府護航,指泛民不依規矩政府才應變,並形容政府「高招」。
◆4.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
拉布影響民生
拉布只會影響民生,有需要人士未能即時受惠於多項有利民生福祉的措施。
˙解讀
梁志祥所指的「有利民生福祉措施」是2015年預算案建議的增加子女免稅額、寬減稅項、多項一次過紓困措施,包括公屋免租1個月,綜援、「生果金」和長者生活津貼出「三糧」等,因預算案未通過而未落實。
實際上,財政預算案涉及政府整個財政年度的政策撥款,牽涉社會各範疇,影響全港福祉及公眾利益,財政司長曾俊華因而指拉布嚴重影響民生。
不過,也有意見指出按過往經驗,拉布某程度上能揭露議案的漏洞。例如2009年廣深港高鐵撥款的拉布便是活生生的例子﹕泛民議員提出有議員或與建築公司有利益關係、鐵路走線、安置菜園村居民等質詢,相關漏洞、弊病一一曝光。工程最後獲批,但現時嚴重超支和延誤,若無法解決「一地兩檢」問題,此項或高達900億元的工程將成浪費。
拉布在社會引起關注,令各界作充分討論,傳媒、公眾發揮監察作用,盡力避免政府強行通過有違公眾利益的議案,使政策最終真正惠及民生。
◆5. 特首梁振英:
妨礙施政和社會進步
議員拉布妨礙政府施政和社會進步,相信市民已經受夠……這個社會不是屬於27位泛民議員,而是屬於大家的,希望市民和所有公職人員,包括立法會建制派和泛民議員通力合作,讓年輕一代有更好的事業發展和更美好的生活。
˙解讀
2015年2月,泛民議員拉布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未能審議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的議案,是政府第二次闖關失敗。梁振英重申,創新及科技對香港十分重要。香港近年在競爭力排名下跌,多提及本港創新科技落後。現時創新及科技局胎死腹中,故梁振英認為是妨礙社會進步。不過,有反對設新局的議員質疑,新局的職能和現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創新科技署重疊,是「架H疊屋」。
財政司長曾俊華於網誌也提到,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門涉及主體法例的立法、附屬法例、其他政策研究、諮詢等工作,要得到立法會支持才能落實、造福市民,希望立法會可以有效率地審議政府提交的議案及議員善用時間,不要拉布。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健民2014年9月撰文論政改時談及拉布,指持續拉布不單令政府舉步維艱,同時可能引起難以預期的漣漪效應,令政治經濟秩序全面陷入困局。例如,無止境的拉布勢必令官員提出新議案的意欲進一步減低,因官員會覺得既然想把事情做好、完善政策的努力極可能會徒勞無功,那不如少做少錯。
◆6. 《明報》2015年2月4日社評:
拉布不利泛民
泛民議員開展不合作運動以「拉布」癱瘓議事,阻撓政府施政……泛民議員的不合作做法,主要是衝荅S首梁振英而來,這種對人不對事的取態,輿情總的而言對泛民議員不利。
˙解讀
社評認為泛民議員拉布與政府抗衡,並將之包裝為監察政府,「辯稱是替公撩妢政府使用公帑時更有效率和不會浪費」,但既已表明「不合作」,則拉布絕非「正常議事」,而是「政治鬥爭」行為。社評認為以「不合作」為主導是否符合社會的最大利益成疑問,而阻撓政府施政的負面影響已現,如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間未有新工程獲批,整體基建進度受影響。
社評又以民調結果為例證,顯示「泛民議員繼續失勢」。雖然不知道公眾會否把「拉布」等視為激烈作為,但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分析2013年8月和2014年11月的民調數據,結果顯示不接受「反對政府人士」言行愈來愈激烈的受訪者,由2013年的58.8%顯著增加至2014年的68.8%;不接受「支持政府人士」言行愈來愈激烈的受訪者,則由61%微升至61.8%,社評認為可見大多數市民不接受激烈言行。
2014年11月的調查又發現,62.6%受訪者不同意只有用激烈手法才可迫使政府回應訴求,同意只有12.4%,而表示「一半半」的則有22.6%。最後,76.3%受訪者認為當爭取社會公眾權益時,「大家應各讓一步求同存異」,而主張「要堅持原則不應該退讓」的只有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