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沉船殘骸拖慢填海 下月底前移走勘察
【明報專訊】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範圍,較早前發現大型金屬物體,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初步勘察和評估後,金屬物體長40米,專家估計可能是二次大戰期間的沉船,或有可能是添馬艦殘骸。該署決定於下月底前,將殘骸移離填海範圍至鄰近海底,繼續勘察,以確定其真正身分和保育價值,同時讓填海及相關工程得以復工。路政署說,沉船殘骸影響填海進度,中環灣仔繞道及沙中線工程可能會受影響。
專家料屬二戰船或添馬艦殘骸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主席胡名川說,根據沉船殘骸形狀和政府模擬圖,估計是1940年代後半截貨輪的船身,與二戰期間日本用來運載戰俘的貨輪「里斯本丸」屬同類船。他稱,維港水底能見度近乎零,認為應將殘骸移往別處檢視(見另稿)。
政府昨日首次披露,早於去年底於舊灣仔碼頭附近海H發現船艦殘骸。但翻查紀錄,政府今年3月27日公布發現大型金屬物體,惟沒交代發現的時間。
據了解,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承建商,去年底發現海底有異物,該範圍已即時停工,但周圍不受影響,繼續填海。
路署稱或影響繞道沙中線工程
沉船殘骸的位置,與中環灣仔繞道及沙中線會展站重疊,消息人士表示,由於填海工程未完全停工,受影響範圍僅限於發現殘骸位置,上述兩項工程現時只會延誤數月,甚至可加快施工,追回進度。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沉船殘骸於海H6米之下發現。根據目前所掌握資料,該物體約40米長、2米至11米闊和2米高,鏽蝕明顯,部分位置有裂縫。
該署委託水下考古專家初步估計,有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維多利亞港沉沒的船艦底部的一部分,或有可能是添馬艦部分殘骸。惟由於未能找到船鐘、名牌或其他獨有識別物,所以未能確認該物體的身分。
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安排承建商繼續清理該物體周圍海泥,以便進一步勘察其結構和整體情G,定出移動該物體的合適方法,估計可於下月底前將物體移離填海範圍,放置於鄰近海H繼續勘察,並恢復填海及相關工程,屆時亦可就對相關工程進度的影響作出較實質評估。據悉,該殘骸或會被運到灣仔金紫荊廣場附近海H,該處並非航道,亦非填海工程範圍,有空間和時間讓考古專家詳細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