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點﹕無證據指普教中能提升成績
【明報專訊】2000年,課程發展議會於中國語文教育課程文件中指出,「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普教中)是長遠目標」。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於2008/09學年起推行為期4年的協助中、小學「普教中」計劃。
教育局於最新提交立法會的課程文件中,稱普教中是中國語文課程的「遠程目標」。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2015年4月13日就此討論,教育局被質疑沒有經過廣泛諮詢、沒交代政策背後的目標和理念,同時欠缺研究數據分析普教中的成效等。教育局長吳克儉回應稱,此建議是語常會在2003年的一份報告中提出,局方未有落實時間表。
有份為教育局追蹤研究普教中的教育學院中文學系助理教授鄧城鋒表示,目前未有證據證明普教中可提高中文科成績,故對全面推行普教中有保留。根據吳克儉,截至2012/13年度,推行普教中的小學超過七成,較2009年多四分一;中學同期則由31%增加至37%。
■教師導讀
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通識科主任李偉其說,就普教中爭議,同學可從「今日香港」中的「身分認同」和「社會政治參與」兩個角度切入討論。
第一是身分認同。「你比較想用哪種語言,其實反映你如何看自己的身分。背後也可能牽涉『本土』和『國家』等概念的衝突,究竟是否一定要用普通話才是中國人?不懂講普通話又算不算中國人?我說粵語或用粵語學習中文科,是否就能保留香港人的身分?這些都是可探討的。」
第二,回到今次普教中的爭議上,全面推行普教中乃重大教育政策決定,政策討論則涉及社會政治參與。「如果你是政府官員,想推行一個具爭議的政策時,應如何化解矛盾,尋求共識?」李sir說,普教中爭議可作為案例去探討政府推行政策時,究竟應有多深入的諮詢,當社會意見分歧時要如何尋求共識、求同存異等,「其他重大政策會有類似討論」。
文、圖:古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