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被定位為「亞洲曼哈頓」的前海,從規劃起便將成為摩天大樓的叢林,已出讓的地塊也普遍規劃有180-320米的超高層建築。5月6日,前海管理局卻發出公告稱,位於前海前灣片區內由前海恆昌科技在去年5月拍得的項目地塊,「因受航空限高影響,無法按出讓的規劃要求實施」,由原本規劃的320米限高調整至153米。
對此,前海管理局回應稱,這只是個案,業主比較急等開工,而前海管理局還在跟民航局談判,周期比較長,業主先妥協了,但不代表這個單元的限高都得被控制在153米,相關協商正在進行中,之後很快會有一個結果。
前海合作區位於深圳機場東南方向,距離跑道南端的最短距離僅有12公里,早在2012年前海管理局就曾表示,前海由於鄰近機場,飛行航道從這裏經過,在規劃設計上,這裏建築限高200多米。
3月底,財新雜誌刊發了一篇《前海高樓規劃受困航空紅線》的文章,其中介紹,前海有三分之二的建築位於深圳機場的淨空保護區內,按要求需要限高153.72米,而剩下區域內的超過此限高的建築需報民航中南局審核。
昨日深圳機場回應,該事務由民航中南局負責處理,不涉及深圳機場方面。前海與民航對陣長達兩年,至今懸而未決,後深圳市政府也參與其中。按照規定,淨空保護 區內的建築需由地區民航管理機構進行審核,由於前海管理局具有非金融產業的計劃單列市管理權限,提請淨空限高審核,由前海管理局負責。隨着自貿區掛牌,自貿區被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之後前海實際航空限高到底按照怎樣的標準,目前仍不明朗,背後隱藏各方的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