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家﹕代課感染學生 「死都要創作」

[2015.05.08] 發表
呂永佳不少詩作書寫社會面貌,他指學生要走出社區,了解世界,挑戰看似合理的價值觀。

【明報專訊】對創作的熱情可曾感染學生?

多年前曾任某中學中三的代課老師,學生能力不俗,但士氣低,像冰冷的「罐頭」,在課堂上無反應、無生命力。快快教完課程內容後,我就播歌、談詩,學生的眼神變了、活了。代課兩、三個月後,更有學生叫我教寫詩。三年後仍保持聯絡,該學生說:「阿sir,因為你,我選修文學;因為你,我死都要創作。」現時,學生在浸會大學讀傳理學院,「死都要做導演」,寫詩、散文和劇本。在另一所中學亦曾在課後開文學創作班,有新詩、流行歌、名作家等主題。有學生參加後對我說:「上過這個班才知道中文是這樣學的。」現時仍有數人跟隨着自己的步伐,我講講座也會出席,很開心。

怎樣讀詩、寫詩?

先要有基礎,即理解意思,並作出分析,才能讀詩。詩的思想是跳躍的、有意象,我習慣不急於求詩說什麼,先感受詩營造出來的世界。如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先感受描寫的氣氛,末兩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要自問為何會轉折?有何作用?為何要寫前文?

要培養讀詩的能力,一定要沉浸,既多且廣地讀詩,讀外國、內地、港、台的詩,讀唐詩宋詞,愈多愈好。至於寫詩,最重要是寫真情實感,表達自己的聲音,那怕直白,也可感受到情懷。寫得多了,才再考慮表達方式、語調、布局等,是另一層次。

◆細讀的力量

呂永佳喜歡波蘭詩人辛波絲卡和張愛玲,曾三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但看不明白。第一次是中二,第二次是大學一年級做功課,第三次是寫碩士論文,還是不行,直至博士課程遇到黃子平老師才讀通。那時修讀魯迅研究,老師先講述魯迅寫作的時空,了解通透才細讀魯迅的作品,這樣才會明白作者想表達什麼。以《祥林嫂》為例,一般覺得祥林嫂很慘,然而真正慘的是「我」這個知識分子、新派的人,回到魯鎮,見到悲劇卻無力做什麼,只能做旁觀者。這與魯迅的處境相似,知識分子想救民眾卻無能為力。

更多教育
遊文樂字﹕赤道公園 南北半球同在腳下
【明報專訊】赤道上的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全年永遠六點日出,六點日落,沒有四季。位於基多以北22公里的赤道公園,西班牙語名稱是La Mitad ... 詳情
【明報專訊】也許近年中文作文考試題目太離奇,2015年中學文憑試的作文卷,比起往年的來得尋常,坊間也無甚議論,然而尋常的題目,往往暗藏障礙,... 詳情
新書速遞﹕解讀新聞 學獨立思考
【明報專訊】在資訊無所不在的年代,一切都好像沒有標準答案,是非對錯似乎愈來愈模糊。近年以親子作家著稱的台灣作家李偉文,一直以「讓高中生也看得... 詳情
旁徵博引﹕【母】
【明報專訊】英國王室公布,威廉王子和妻子凱特的小公主名為夏洛特.伊利沙伯.戴安娜(Charlotte Elizabeth Diana),名稱... 詳情
【明報專訊】俗語有云「母憑子貴」,亦作「母以子貴」,出自《春秋公羊傳》:「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