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電腦掃描顯示,中風病人顱內血管出現粥樣硬化,令血管收窄逾70%(箭嘴示),以致中風。粥樣硬化就是動脈壁上沉積了一層如米粥樣的脂肪,減低動脈彈性,收窄血管。(中大醫學院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李家超﹕999報案多 顯市民撐警
漁護署登保釣船查「生財工具」
補習狎女生 名校前教師囚12周
前高官涉違商品例 欲請律師准押後
尊子漫畫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中大新療法減中風復發
首年23%降至14%

【明報專訊】中大倡議採用新治療方法減低中風復發率。中大研究50名因腦血管粥樣硬化、血管狹窄度逾70%的中風病人,發現採用雙抗凝血藥,以及嚴格控制血糖、低密度膽固醇,再加上戒煙,能將首年中風復發率由23%降至14%。

採雙抗凝血藥 配合戒口戒煙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學副教授梁慧康稱,數據顯示有逾20%病人在中風後首年復發,反映沿用的一種抗凝血藥阿士匹靈效果欠理想,中大研究改善藥物治療方法,令病人毋須只依靠通波仔打通收窄的血管。

中大在2006至2013年揀選50名高程度(逾70%)腦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的中風患者作研究,病人平均63歲。新療法採用雙抗血小板凝結藥物,包括阿士匹靈及氯吡格雷硫(Clopidogrel),病人服藥一個月,同時戒煙,並嚴格控制低密度蛋白膽固醇及血糖等。治療為期12個月,研究作兩次治療前後期對比,整體來說,病人腦血管粥樣硬化收窄由79%降至63%。24名(49%)病人的腦血管狹窄程度降低超過10%;21名(43%)病人病情無再加重;而糖尿病患者的腦血管狹窄好轉較明顯,糖化血紅素控制在6.0%,較一般要求更好。

血管收窄79%變63%

梁慧康指出,中風病人腦血管粥樣硬化及破裂後會出現潰瘍斑塊,吸引血小板黏在一起。中大採用雙抗凝血藥治療法,主要是防止血小板黏在一起而增加血凝風險。除了服藥,他指病人也要嚴格控制血糖和控制膽固醇,包括飲食要節制,「不要吃完午飯兩小時再吃一碟乾炒牛河」。他說新療法有成效,令收窄了的腦血管可再擴張,減低中風再復發風險。

 
 
今日相關新聞
中大新療法減中風復發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