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湧泉 揉腹部
中國古代十大長壽秘訣

[2015.01.02] 發表

常搓湧泉保健康

中國歷代醫學家認為,腳部保健最重要的方法是揉搓湧泉穴。長期以熱水浸泡後搓此穴,既可以溫補腎經、平衡陰陽;又可以疏肝明目,清肺理氣;祛風濕,助消化,通大便,止瀉痢;同時,還能治療頭痛、疝氣、腎炎、性功能衰退、失眠、高血壓、冠心病、心悸、咽喉腫痛等幾十種疾病。正因為如此,湧泉穴才被中外醫學權威譽為「健身之穴」。

方法:每日洗完腳後,用拇指按揉腳心中央凹陷處。

日咽唾液三百口

唾液,即口水。中醫認為:唾液具有和脾健胃,潤澤四肢五臟,強腎補元,滑利關節,補益腦髓等作用。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總結了「津常咽」的養生秘訣。最為可貴的是,唾液還有很強的防癌效果。美國喬治亞大學醫學院專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強的黃麴黴素與唾液接觸30秒後就會消失。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並非侈談。

方法:口腔存有唾液後進行。

朝暮叩齒三百六

叩齒,就是指用上下牙有節奏地反復相互叩擊的一種自我保健法,俗稱「叩天鐘」。清朝尤乘的《壽世青編》說:「齒為筋骨之余,宜常叩擊,使筋骨活動,心神清爽 ... 」。經常叩齒能增強牙齒的抗病抗菌能力,從而使牙齒變得更加堅固,整齊潔白,豐潤光澤。民諺「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這個意思。

方法:精神放鬆,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先叩臼牙,再叩門牙;輕重交替,節奏有致。

拉耳搓揉健全身

明朝李中梓的《醫宗必讀》認為:人體的先天之本在於腎,而腎元的強健卻與雙耳息息相關。古人認為腎耳合一,互為作用;腎主內,耳主外;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繡針墜地能聞其聲。

方法:以右手從頭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從頭上引右耳14下。此法簡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輔以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則更能強身健體。

夫妻捶背能強身

背部有數十個重要穴位,捶背一是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神經機能;二是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防癌抗癌。

方法:捶背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方法。拍法,即用虛掌拍打;擊法,即用虛拳拍打。為方便起見,捶背最好在夫妻間進行,每晚睡前,互相捶拍,雙方受益。

揉腹百遍通氣血

中國醫學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官城,陰陽源」。通過揉腹,既可以調理脾胃,又可以通和氣血,培補神元。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揉腹還有治療便秘、胃腸潰瘍、週期性失眠、前列腺炎、腎炎、疝氣、遺精、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的作用。

方法: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脘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3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複一遍。除飽食或空腹時不宜施行外,凡腹部患炎症、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腹痛、內臟惡性腫瘤等最好不要揉腹。

勤伸懶腰百病除

唐朝孫思邈說得好:「血不運則百病生。」現代醫學認為:人體血液循環是靠心臟和肌肉的收縮來完成的。伸懶腰時,人體會自然形成深呼吸姿態,以此牽動全身,將淤積的血液趕回心臟,從而達到加速周身血液循環的目的。

方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日按三穴健全身

足三里、合谷、內關為歷代醫家強身治病之三大要穴。近年來,中國學者發現,對此三穴進行按摩,對全身的神經、肌肉、組織、器官可起到顯著的興奮作用,有病則治病,無病則強身,其效果為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都無法比擬。

方法:每天定時用大拇指或中指分別按壓足三里、合谷、內關穴一次,每穴每次按壓5分鐘,每分鐘按壓15至20次。(足三里穴位於膝關節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合谷穴位於手背面第一、第二掌骨之間的虎口處;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常撮谷道能延年

谷道,即肛門。撮,即收(提)縮也。通俗地講,就是做收縮肛門的動作。唐朝醫學家孫思邈極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書中規勸世人:「谷道宜常撮。」

方法:全身放鬆,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收氣,舌舔上齶,向上收提肛門,稍閉氣,然後慢呼並放鬆。

頭梳三遍百病除

《黃帝內經》認為:「頭為精明之府。」也就是說,人體的精明活動,完全是靠人體先天和後天的精氣來維持。現代中醫學研究認為:人體之重要十二經脈和四十多處大小穴位均彙聚於頭部。如以梳子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針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將會起到疏通經脈,使氣血流暢,消除疲勞、失眠煩躁,美容等多種作用。為此,有人主張「日梳五百不嫌多」。

方法:晨起後梳一回,中午休息後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兩分鐘梳60至100次為宜。

-----------------------------------------------------------

晚睡 易致人消極悲觀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 )的雅各.諾塔(Jacob Nota)和梅瑞狄斯.科爾斯(Meredith Coles ),他們發現睡眠時間較短或晚睡的人,較容易產生消極想法。

常有煩人的悲觀思想不斷重複浮現在腦海中,甚至認為自己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且會過度擔心未來,同時又鑽牛角尖於過去,腦中不斷冒出惱人卻又揮之不去的想法。這些徵狀常見於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抑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 OCD)和社交焦慮失協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簡稱 SAD),而這些病患也同樣具有睡眠障礙。

目前的研究大多將睡眠問題與重複性的消極思維連結,尤其是患者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情況下。諾塔和科爾斯開始複製這些研究,他們想知道重複性思想和睡眠時間之間的連結關係。他們找來賓漢姆頓大學的100位年輕成人,並要求他們完成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和兩份電腦化作業。在過程中,他們測量了這些學生焦慮、沉思或煩困的程度,以此三項表現來衡量他們的重複性消極思維。這些學生也被詢問了他們是慣性早起還是夜貓子,平常是有固定睡眠時間還是因應當天情形調整睡眠狀況。

研究人員發現學生當中睡眠時間較短或晚睡的人,較常有重複性的消極思維,即使夜貓子也有這種情形。諾塔認為:「對於深受惱人想法困擾的人,確保在一天中合適的時間內獲得睡眠,是一個廉價且易於宣傳的解決方法。」科爾斯則認為:「這項發現也顯示了睡眠障礙和重複性的消極思維發展有關,有望於引導內在障礙的新治療方法。而睡眠時間減少和精神病理學之間的關係的研究已經證實,臨床上睡眠的確可以減少精神病理的徵狀。」

不過,這項研究只是驗證睡眠習慣和心理健康之間關係的其中一環而已。基於睡眠和精神病理學之間關係的證據不斷增加,諾斯、科爾斯和他們大學同事希望能了解更多關於睡眠是否有助於焦慮症病患。

更多 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