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工程延誤 失錢失民心
【明報專訊】◆政府工程大幅超支影響
政府管治威信危機
大型工程除了因延誤及嚴重超支引起市民不滿,政府的處理手法亦令市民對當局抱有懷疑,間接影響政府管治威信。
早在2013年5月已有傳媒引述消息指高鐵工程出現延誤,但當時港鐵主席錢果豐及運房局長張炳良均否認。據悉,高鐵工程由2012下半年起,延誤已開始惡化,但港鐵沒有對外公布工程延誤問題。政府雖有成立由路政署長領導的監管委員會審視高鐵施工進度,但自工程出現延誤,委員會仍未有積極介入,任由問題持續惡化,政府未有向公眾交代原因。
工程接連爆出醜聞,港鐵高層難辭其咎,並燒至問責官員,張炳良被質疑與港鐵「合謀隱瞞」延誤真相,演變成政府的誠信管治危機。張炳良回應,當時對港鐵過分信任,認為港鐵能追回進度,才「疑中留情」,非故意隱瞞。政府的監管能力嚴重受質疑。
對公共財政構成壓力
十大基建幾乎同時上馬,互搶工人及建材等令造價上漲,有意見認為長此下去,港府就算坐擁「金礦」,也有財赤危機。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政府的大型基建慣性超支對公共財政構成嚴重壓力,甚或出現赤字,建議政府削減工程規模,「政府需要靈活理財,遇上成本上升引致超支,應將規模縮細,原本起7層樓,可否減少兩層?」反核之眾成員譚棨禧表示,政府視公帑如糞土,但不是作惠及民生之用,態度非常危險,若不能停止這個態度,未來市民將面對政府不斷削減公共開支。
超支要經過立法會財委會撥款,但泛民的不合作方向,如發起拉布,要成功追加撥款非常困難。若將議會角力和潛在司法覆核風險算進去,未來工程造價或將再增,為公共財政構成重大壓力。
影響公眾利益
多項大型工程延誤,超支巨大,卻要用公帑「埋單」,有意見認為是嚴重損害公眾利益。
港鐵在過去半年,被廣深港高速鐵路、沙中線、南港島線無法按時通車問題纏身,由於鐵路在本港公共交通市場佔有率約四成,港鐵公司的營運關乎重大公眾利益。有評論認為,港鐵和政府必須改善通訊及管理機制,提升透明度,及時通報興建過程,除政府應加強監察外,亦應加強公眾監察。
影響香港競爭力?
政府欲將西九文化區打造成世界級文娛場地,提升香港文化的水平和世界地位。此外,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等大型項目被視為有助加強中港聯繫、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及免被邊緣化。今工程延誤,對香港造成的損失,除了額外開支,還包括為香港競爭力帶來負面影響。
無論西九文化區、沙中線、屯門至赤P角連接路,超支率(最新估價對比原先估價)均超過100%,三項工程已耗費公帑近1300億元,西九項目更「縮水」,須「斬件」發展。
工程延誤 互相拖累
西九文化區原先估算造價216億元,最新估算是446億,政府未有交代延誤實質原因。然高鐵工程延誤,同時也拖累西九文化區部分項目需要延後興建。
由於高鐵借用了部分文化區的土地,至少涉及5個地盤,部分土地預料今年起陸續歸還,但位處高鐵西九龍總站地盤上蓋、用以發展當代表演中心及中型劇場的土地(見圖2A區),則有可能要到2017年才交還,較原定的2010年至2014年交還,足足延誤至少3年,尚未計興建土地上面設施的時間。西九文化區董事局主席林鄭月娥表明,對交地進度不滿,會親自要求港鐵盡快「還地」。
工黨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質疑,西九原有設計是一個整體的大型項目,現時只能陸續取回部分地皮,「斬件式」發展,影響連貫性。
■相關概念
管治(governance)
問責(accountability)
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
公共開支(public expenditure)
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社會代價╱社會成本(social cost)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參考資料
life.mingpao.com/htm/dl/20141204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