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2︰「三三四學制」及新高中科目
【明報專訊】2009年9月起,香港改行全球多數國家採用的「三三四學制」,同時推行「新高中課程」,舊制中學會考及預科高考兩個公開試合併為「中學文憑試」(DSE)。中學學制和課程改革是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部分,影響深遠。
1. 不分文理科 選擇更多元
新高中學制下,學生必須修讀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4個核心科,另選讀2至3個選修科。學生可配合興趣和能力選修不同學習領域科目、應用學習課程及或其他語言課程,打破傳統的文理分流,科目更多元。
2. 其他學習經歷 擴闊視野
香港學生常被批「死讀書、讀死書」,為提供多元課程以促進學生全人發展,課程建議高中課時10%至15%讓學生參與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這五大範疇活動,獲得「其他學習經歷」(OLE),擴闊視野。
一般而言,大學招生只會參考學生的OLE表現,或兩申請人同分時作「決勝分」,認受性受質疑。也有教師認為OLE時數太多,影響科目學習,而且增加行政工作,須精簡填寫和呈交「學生學習概覽」程序等。
3. 課程範圍闊 補課成常態
新高中課程涵蓋內容較廣較深,師生要犧牲假期補課。教聯會調查指出,七成半受訪教師表示2013年暑假有安排學生回校補課,原因是課程內容太多、教學時間不足、學生學習差異大的均有約五成。
2013年9月起,教育局將高中課程總課時由2700小時減至2400小時、精簡部分學科內容,並取消數學、企會財和體育科校本評核。2014年11月,教育局就高中新課程展開中期檢討第2階段諮詢,建議微調或更新7科內容,主要為精簡課程。
4. 通識必修 惹政治化爭議
新學制改變和爭議最大的,是將通識教育列為必修科。鑑於香港學生本科知識優秀,但對時事欠缺了解,教改建議設立通識科,希望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從多角度了解問題。
通識科向來被批評範圍太闊太深,部分探討主題重疊,而近年學生成為社會運動常客,有意見認為通識科偏向研究政治議題,建議改為選修科。但藉削減學科內容來減低學生對社會議題的認知及關注,被學者批評是違背通識科的教育理念;認為通識科推動學生上街,亦有將社會問題過分簡單化之嫌。
2014年11月,教育局建議刪減通識科其中一個單元的「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部分,惹來政治干預質疑。教育局稱刪減內容是回應教界訴求,呼籲各界不應強行扣上政治帽子。
5. 校本評核 師生壓力「爆燈」
校本評核(SBA)即教師在日常學與教過程中評核學生表現,分數計入其文憑試成績,學生一般最少要做5科SBA,壓力持續3年。
SBA的原意是減少對公開試成績的依賴,鼓勵自主學習,卻令師生感吃不消。有教師反映日常工作量龐大,不容易辨識學生有否抄襲;有中文科教師直指SBA費時失事,學生寧願一次過考試,建議取消。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IES)除被指要求太高外,教協的調查顯示,逾一成半通識教師壓力「爆燈」,更有教師要一人指導百多個學生,壓力甚大。
6. 一試定生死 考生壓力大
升讀大學是學校和學生的表現指標,對家長、學生和教師均構成很大壓力。新學制下,學生只應付「香港中學文憑」一個公開試,加強「一試定生死」觀念。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2013年訪問2000多名應屆文憑試考生,考生的放榜壓力平均為6.7分(10分最高),當中近四成屬高壓力組群(8至10分);表示文憑試壓力影響日常生活和認為文憑試是「造成壓力的洪水猛獸」的均有七成半。
根據考評局和教育局數據,首三屆文憑試考生「跳船」棄考率平均約9%,學生轉往海外或內地升學、轉修其他課程如國際文憑(IB)等。
7. 中文科成「死亡之卷」
為改變靠「死背」的學習方式,中國語文科2007年起改革,包括由兩卷變成五卷,重培養學生讀寫聽說和思辨等能力,以及取消範文。現今大學最低入學門檻要求中文科達3級,但首三屆文憑試中文科3級率平均只有五成,被稱為「死亡之卷」。
不少意見質疑取消範文令學生中文水平下降,認為中文學習離不開深入研習文章,其中包括背誦,但取消範文令學生「不考不讀」,只看重應試技巧;學生考試時用錯成語、諺語、將電影對白當古語引述。
教育局宣布,2015學年起中四級重設文言文範文。但亦有意見認為重設範文是「走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