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巴菲特 名似Buffet引興趣
李錄發表在新浪博客的首篇文章,是他為巴郡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的選集《窮查理寶典》中國版所作的序。
這篇名〈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兩萬字序言中,提到他如何接觸到股神巴菲特。李錄說,他赴美讀書時,貸款債務天文數字,卻對經商幾乎沒有概念。而參加巴菲特(Buffett)的講座更是機緣巧合,先有同學推薦,而李認為名字有趣,像 「自助餐」(Buffet),於是去了。
李錄說,此前他認為股市就像著名劇作家曹禺的話劇《日出》中所描繪的十里洋場,充滿狡詐、運氣與血腥。而巴菲特看着友善、聰明,有學究氣,與他所想相差甚遠。他說,巴菲特用一個多小時演講,把股票市場的道理說得清晰明瞭,令他恍然大悟,本以為自己不適合做管理,但發現自己可以去研究公司價值。
隨後,李錄很快研讀了所有關於巴菲特的書,並在一兩年後,開始買股票,獲得不少回報。
畢業後,李錄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投資。但出師不利令他倍受壓力,而巴菲特的理念和榜樣又給了他很大支持。
1998年,他連續做了3、4個重要投資決定,兩年後帶來豐富的回報。他認為,是巴菲特和芒格的榜樣、書籍和思想,給他重要影響。